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9期 ID: 157302

[ 甘建荣 文选 ]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 甘建荣

  课堂是师生演绎生命价值的一个重要的平台,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朱永新教授指出,课堂是教育、培养学生最重要的阵地,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教育成功与否。因此,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革除现行课堂教学中的弊端,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是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
  实施有效策略,旨在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变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方式,使师生双方体验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生命意义,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第一,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特级教师魏书生说过:“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可见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关系才能空前融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超常发挥,也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课堂效率才能得以保证。
  小学生更需要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无论是一个赞同的眼神,抑或是一个信任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是师生情感沟通的良好方式。因此,每位教师都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差异及创造力,放下架子,蹲下身子,敞开温情的怀抱,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氛围,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因为,课堂上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心灵舒展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起点和动力。
  有人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爱因斯坦语)”,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索,深入研究,这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由此可见,有效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一种愉悦的体验和积极的参与。如果学生对课堂没有归依感,对教师没有亲近感,对教材没有喜爱感,将很难使学习成为他们感兴趣的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用热心、激情煽起学生的热心与激情。当学生情感被激发起来时,往往表现出听得专注、说得热烈、读得有味、答得流畅等特点,并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经久不忘。可以说,赢得学生向往之心、急盼之情,就赢得语文课堂的教学之魂,也就赢得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效率。
  
  第三,设质疑思辩的问题情境,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主要方法。
  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积极、和谐的氛围,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敢问、乐问、善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以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眼神、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消除学生提问的畏难情绪,呵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能挖掘其可贵之处,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呼吸”,充分感受到“思维无禁区”,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勇气释放的场地,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充满师生激情和灵感的过程。
  
  第四,供自由探究的空间,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认知、情感、态度、技能各方面的和谐发展,与旧的学习方式相比,更充满活力。同时新课程也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核心理念,强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从学生的学出发,为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创造条件,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
  为此,教师在课堂要讲究策略,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表现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探究的钥匙,自己读书、观察、分析、思考,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这是进行探究学习的关键。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在实践中主动探索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单位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胡继渊. 沈正元.加涅有效教学策略思想的浅析及借鉴[J].外国中小学教育, 1999(5)
  [3]叶澜主编.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甘建荣,女,甘肃兰州市师范附属小学教师。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