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0年第9期 ID: 157301

  

让教育充盈智慧的动感

◇ 胡小红 曾 艳

  
  思考
  
  每个学生都有他灵气的一面,教育如何能够发现、激活、培养学生特有的灵气呢?我们应该创新我们的校园生活。全新的校园生活,应该是理念革新、制度创新、工作出新,应该尊重学生的天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创造,不但满足学习的需要,还能够满足所有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我们提出“灵动教育”,在教育中充分尊重孩子的灵性,让教育过程充满智慧的动感。
  
  打磨
  
  镜头一:余静怡的妈妈特地找到校长,她骄傲地告诉校长,我的孩子昨天在家里表演了一段舞蹈,得到全家的称赞,我们都录下来了,能交给学校吗?其实,这个孩子以前并不善于表现自己,更不会跳舞,现在她能学着跳舞而且能在家人面前表演,的确进步不小,可是这怎么成为她的成长资料呢?
  现有的成长全记录只是书面的资料,与学校的推行特色活动不太吻合,学生的音像资料也不能系统地保存,不能及时地记录下学生动态的成长过程。而且我们发现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每个学生的成长轨迹都是不尽相同的,怎么才能体现学生个性化的动态成长过程呢?怎样才能调动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共同记录呢?经过深思,我们提出了用电子成长记录袋。
  突破口:电子成长记录袋
  电子成长记录袋是对学生评价的变革,运用现代化的手段,调动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共同去记录每个学生的成长足迹。电子成长记录袋,用简单易行的幻灯片的形式制作相应的内容模块,老师、学生、家长在相应的内容模块中添加相应的内容,可以随时随地地添加上传、修改,每学期展示一次,评比一次。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不是千人一面,拥有自己的特色,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
  特点一: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协作完成
  在我们设计的内容板块中,不单单只依靠教师的力量,而是需要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完成。学校为每个班级申请设置了班级邮箱,家长和学生同时拥有密码和使用权限,每个班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模板都上传至班级邮箱中,大家共同完成。很多学生和家长看到了如此具有针对性和特色的评价方式,都非常踊跃地和老师一起探讨并完善孩子的电子成长记录袋。
  特点二:凸显灵动教育,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1、版块一:我爱我“家”(学校、班级、教师、父母)
  首先让学生树立爱校、爱班、爱师、爱家的观念,其次引导学生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投入情感,投入热情,并为逐渐建立校园、班级、家庭的小主人意识奠定基础。
  2、版块二:我的成长足迹
  (1)自我介绍、成长目标。
  学生的基本资料和制定的成长目标,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2)我的习惯养成记录(十一个学会)。
  核心理念:行动改变性格
  学校制定了明确的德育系列目标和量化的考评,以此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电子成长记录袋中我们专门结合学校的德育系列设置了相应的版块:学会学习,学会走路、学会课间休息、学会就餐、学会保洁、学会护校、学会家务、学会出门、学会说话、学会回家。这十一条是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学会的。
  (3)我的美德养成计划。
  核心理念:让教育生活化
  美德养成计划是学校德育目标的细化,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亲情、诚信、责任、表现、助人、分享、守纪等,每学年的内容和目标侧重都有所不同,力求指导学生明确必须养成什么样的美德,如何去做,做的效果。这种具体的细化,非常具有指导性,学生不再觉得那些大道理离自己多么遥远,而全都是生活中的细节,只需要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就能做到。
  (4)评一评自己。
  核心理念: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
  这个版块的设置是让学生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进行一个自我反馈,在内容设置中,我们不再把对学生的评价仅仅局限于学习评价,我们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如学校推行的校本课程(英语脱口秀、文化导游、经典诵读等),学生掌握情况的反馈,体育锻炼的反馈、情感的反馈、个人特长的反馈。我们认为这是关注学生成长需要的一种注释。灵动的学生应该是全方面的,并且是具有个人特点的。
  (5)评一评学校。
  核心理念:教育即是服务
  学生是学校的小主人,学校希望每一名学生都能主动成为南湖一小的小主人,用自己的视角观察学校的发展。而我们的教育实质就是一种服务,一种为学生成长需要的服务。本学期,学校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家长、学生都很关注的伙食改善方面。为此我们建立相应的伙食评价机制:每天学生吃完后以班级为单位对当天的伙食质量进行等级评定,每天由餐饮监督员进行总结和反馈,每天6个以上的班级评定A,当天的伙食则为优,得1分,评定B,得0分,评定C,扣1分。每月的总分直接与食堂的主厨师傅的工资挂钩,或奖励,或扣罚,直接推动食堂的工作人员一起为学生的膳食搭配、烹饪制作而动脑筋,想花样。伙食的改善得到家长和学生的好评,也展现出我们良好的教育服务。
  
  镜头二:在家长代表座谈会上,肖扬的家长提出了改进伙食的意见。伙食一直是众口难调的,怎样准确地捕捉学生的信息,调动学生来评价呢?于是校长想到了让学生来评价每天的伙食,每天评价,每天反馈,每天调整。学校印发了评价表,每天以班级为单位举手表决,标记等级。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意见得到学校的重视,而且能根据自己的意见进行调整,他们的积极性变得非常高。接着伙食监督员看到的反馈表A等越来越多了。
  (6)我的成果。
  核心理念:每个学生都是发光体
  这是一个展示学生才能的平台,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展现。学生在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而不仅仅是分数。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学生都能拥有展示自己、表现自我的平台。
  如参加“小黄鹂”广播站,参加“春蕾”文学社,参加全校兴趣课程走班教学(有小主持人班,有趣味美术班,有电脑班、有艺术舞蹈班,葫芦丝乐器班等。)参加灵动小人才的评选。评选涵盖美术、声乐、器乐、朗诵、文化小导游、口算、写字、英语脱口秀、学习之星等方面。首先每个学生参加班级海选,然后学生自荐,班级甄选,并推选出若干名代表,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比赛。每项比赛由专业教师担任评委,根据严格的评分,评选出学校的灵动小人才。很多学生在评选中脱颖而出,也许他们不是平时课本知识学得最优秀的,但是他们是最自信的,在充满灵性的校园中,展现出了他们活力四射的精神风貌。
  
  镜头三:余艺是一名非常调皮的女生,班主任经常会为她的学习而操心。可是自从她报名参加了葫芦丝班,她爱上了葫芦丝,葫芦丝那悠扬的乐曲让她痴迷。她听得最认真,练得最勤奋。很快她在葫芦丝班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校葫芦丝队的领奏。在学校的灵动小人才评比中,她连续两届夺得葫芦丝演奏一等奖。寒假中,她被推荐到北京参加全国小学生葫芦丝演奏比赛,荣获银奖。她欣喜地告诉每一位同学和老师,此时印在她的笑脸上的是自信和骄傲。
  版块三:心灵沟通。
  除了教师和家长关心以外,我们特别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校设置了学生心情晴雨表的版块,希望学生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给学生一个宣泄的途径,也让教师能随时了解到学生的情绪变化,从而引导学生去尝试对同样的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增强认知的灵活性。
  
  凝炼
  
  我们以提倡创新性为突破口,以激发和培养智慧为目的,以激发学生灵气、释放生命活力为核心,让学生主动、活泼、创造性地发展,提高终身学习、自我完善和自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孩子智慧地、灵动地发展。我们认为,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是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而且必须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学校教育应该把视角放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步,为他们的成长做好教育服务,这种服务有指导、有交流、有学习、有反馈、有陪伴……
  
  胡小红,曾艳,教师,现居湖北武汉。

让教育充盈智慧的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