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10期 ID: 156242

[ 张颖 文选 ]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三种方法

◇ 张颖

  内容摘要:创设学生自主写作的空间,运用互动的写作模式,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形成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关键词:自主写作 互动写作 角度 写作能力
  
  现在的作文教学还是停留在“两节课”之内,有的一星期再写篇周记,当然也就无所谓什么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对写作还是应付,进步不大。下面是我对作文教学的几点探讨,和大家交流切磋。
  1、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写作是写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的表达,如果没有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了解,哪来这种感受呢?你个人的爱好,你喜欢的艺术,……通过引导下,学生开始注意学校的大楼、教室、操场和围墙,开始留心校园的铃声、灯光、海报和橱窗,他们把眼光从课本上挪开,凝睇生活中的美丑妍媸,将看到的风景和人情趣的故事,或者分析出一番道理,他们的练笔本上开始出现校园的风景、学习的故事、世间的百态、人生的梦想,他们寻觅精神的栖息地和灵魂生长的壳。教师的指导,成功的榜样,激发了同学的写作热情,他们的写作中有了更多生活气息和独到的发现,学会对自己的写作负责,不知不觉中改造了原有的写作习惯。写作的进步就是这样。
  2、善用“个性事件”
  善用“个性事件”,将会有效化解“作文疲劳”这一弊病。
  “个性事件”指在毫无新意、毫无波澜的日常生活之外发生的事件,它包括偶发事件和特殊事件,如“富士康跳楼事件”、“甲型H1N1流感疫情爆发”等都可以算为偶发事件。2010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开幕等,都可以称之为特殊事件。利用“个性事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各种作文能力。
  运用互动的写作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这种作文教学模式能达到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与合作,体现“主体”、实现“主动”,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给学生自主选题的权利。
  教师在作文命题时要顾及学生的兴趣和具体情况,可以让学生参与命题,如:由教师推荐,然后由学生集体讨论商定;或者在题目的设置上留有一定的选择性,如命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题目以供选择。平时要求学生认真搜集好的作文题,让科代表征集、登记,建立作文题库,让全班学生从中挑选写作。如某一题目被大多数学生采用,无疑增强了命题者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学生有了自由选择的空间,能写熟悉或亲身经历的事,说内心想说的话,抒发真实的情感。
  第二,教师与学生互动写作。
  教师下水写作是学生作文的垂范,于己而言,教师“下水写作”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质,而且能使教师“深知作文的甘苦”,有利于指导、批改和评讲。于生而言,教师的“下水写作”作用有四:一是有利于学生“功能模拟”。二是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三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有利于开拓学生的阅读范围,能勉励收到“取法课内,得益课外”的效益。
  第三,互动评改,剖析得失。
  互动评改的方式丰富多彩,互动评改可以是组与组之间的交换,也可以是组内之间的交换,可以是每人一篇对照评分标准独立批改;也可以是全组集体“会诊”,不管采取哪种形式,总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评改有时进行全方位的审视,有时只着重解决结构、选材、立意、语言等某一方面的问题。改变了作文评改中单一封闭的“流水线”形式,既借鉴了技巧,又提高写作能力。
  第四,展示的方式可多样化。
  如在班级朗读,利用教室的墙壁设置专栏张贴,可打印分发,可传入班级的公共邮箱或班级QQ群,也可分学期将优秀作文整理成册,特别优秀的还可向有关报刊推荐发表。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锻炼其综合能力。
  学生学习作文的“障碍”从根本上讲往往不是概念的把握和方法的了解,更多的是不同阶段学生的作文认识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凝滞”。比方说,刻画一个人物为什么需要叙述几件不同的事情?为什么有时候概要叙述是必要的?运用修辞的目的是什么?等等。作文指导只有着眼于解决学生作文的认知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产生长久的效益。
  除了以上方法外,欲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注意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就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从优秀的作品中汲取营养。这就像蜜蜂酿蜜一样,只有从很多花上采集花粉,才能酿出更多更甜的蜜。
  
  张颖,教师,现居江苏邳州。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三种方法

  •  / 周宇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