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10期 ID: 156236

  

高考议论文凤头雕饰五法

◇ 席红 李涛

  内容提要:如何使议论文开头就靓丽夺目,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笔者通过分析近年高考优秀议论文,发现了一些实用技巧,在此与各位同仁共享。
  关键词:高考 议论文 凤头
  
  清人李渔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议论文的开头如果能像“凤冠明珠”一般靓丽夺目,就一定能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纵观近年的高考优秀议论文,笔者发现,要想开头就赢得先机不妨采用以下几种样式。
  一.开门见山,观点点穿
  所谓“开门见山”又称“开宗明义”,即作文一开头就直接切入话题,亮明观点,这种方法易于掌握,操作性极强,不少优秀的高考作文开头就是直奔论题的。
  例1:有句话常挂嘴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2007年天津满分作文《有句话常挂嘴边》)
  例2:梦想是奇迹的源泉。(2011年福建满分作文《有梦想就会有奇迹》)
  上面两篇作文开篇就直截了当地提出观点,单刀直入,不仅一语破的,简洁平实,而且“令人一望而知其宗旨之所在”。
  二.材料切入,流畅自然
  对于提供了材料的作文来说,文章的开头可以由材料进行切入,表明自己的观点。
  例3:“我来了”,多么不懂人情世故的话语。何等傲然,又何等偏执!性格的锋芒,没有经过任何风雨的洗涤,毫无遮掩,锐气逼人,总是等待着去接受别人给予的鲜花与掌声。所谓初生牛犊,也许就是这样吧。可是“逝者如斯”,岁月总在经意不经意间无情地流逝,蓦然回首,你不禁感叹:我真的有那么重要吗?(2011年湖南满分作文《我们一样重若千钧》)
  上文利用题目所给的文字材料来切入行文,明确自己的态度,指出其“何等傲然,又何等偏执”,点明“所谓初生牛犊,也许就是这样吧”,然后顺势表明“我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可谓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三.引用警句,意趣盎然
  这种方法是直接摘取或者化用名人名言、哲人、古诗文佳词妙语,以及民歌民谚、流行音乐等来开头。借用前人文句,顺着引文的文气,既可以巧妙引出话题,又能展示自己的文采,显出一种理直气壮的尽头,从而给阅卷老师一个活学活用的印象。
  例4:周国平先生在他的《永恒的女性》中说:“女人不应该搞哲学,但上帝知道,我这么说是因为我多么爱女人,多么爱哲学。”今天,我写这篇文章,老师该知道,这是因为我多么爱语文。就像老师爱学生,爱得恨铁不成钢,爱得如此神圣,爱得眼睛里揉不得半粒沙子。(2007年江西满分作文《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此文开篇采用边名句引路、边提示主旨的方法,亮出了观点,展示了功底,典雅厚重,文采蜚然,可谓一箭双雕。
  四.排比造势,文采彰显
  排比是一种修辞,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集中的表达某种感情,而且可以营造结构整齐美,增强文章的艺术美。作文若想给人一种迎面扑来的气势,让人有应接不暇的感觉,可以考虑使用排比的方法开头。
  例5:恰如平静的湖面泛起一层层的涟漪,渐渐地走进了我们的世界,滋润了心房;恰如寂静的夜空划过一颗颗流星,悄悄地照亮了我们的世界,指明了方向;恰如美妙的春天吹着一阵阵清风,撩过我们的世界,驱走了严寒。恰如这个世界最需要的你——希望,支撑着我们奋勇向前。(2011年山东满分作文《这世界需要你》)
  为了强化自己的观点,作者遵循“浅出”而“深入”的原则,先从“涟漪”、“流星”和“清风”落笔,排比造势,然后才引入到对“希望”的需要。起句不凡,先声夺人,彰显文采,烘托有力,生动别致,意蕴丰厚。
  五.阐发语义,胜过空谈
  阐发语义是在开头就对题目或材料中的概念进行解析,深入其本质,挖掘其内涵。
  例6:幸福是什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有个好身体。”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幸福并不需要德高望重,更不需要财大气粗。幸福其实很简单,追随你的梦想,做你想做的事。(2011年福建满分作文《幸福的意义》)
  作文开篇托出自己对“幸福的意义”的理解,用袁隆平、李白两位名人的话从两个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辩证、形象地阐释。然后,深入其本质,挖掘其内涵,顺势点明自己的观点。
  以上五种议论文开头的方式,在高考中容易让阅卷老师“举头已觉满眼春”,带着欣赏的眼光去评判你的文章,自然也会打上一个较好的分数。
  
  席红,李涛,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

高考议论文凤头雕饰五法

  •  / 周宇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