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2期 ID: 155414

[ 俞彩娥 文选 ]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方法谈

◇ 俞彩娥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阵地,语文新课改背景下,“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努力奋斗的目标。不仅要在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同时还要运用多种教学法和多样化的教学语言来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效率 主动权 情景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这句话体现出了人们对课堂教学效率的高度重视。课改专家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的语文课堂效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把课堂上的主动权真正地交还给学生,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我们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提倡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启发者、点拨者。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主要看学生是否是在主动地学习,只有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课堂教学效率才谈得上真正的提高。例如:《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的第1段我作了如下教学:
  师:集体朗读课文第1段,找出中心句。
  生:第一句: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师: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
  生:比喻,排比。
  师:找出比喻句和排比句。
  生:(纷纷举手并回答正确)
  师:第一个比喻句把云比作……
  生:羽毛。
  师:羽毛是轻轻的,(呼的了一下,当作吹羽毛的样子)用一个什么词搭配最恰当?
  生:飘。
  师:非常正确,“轻轻地”“飘”在空中,用词准确。
  师:有的云像什么?
  生: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天空……
  师:这几句同样体现了……
  生:用词准确,搭配恰当。
  师:运用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生: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云的万千姿态。
  师: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出这样的好句、好段。现在,请同学们仿写一段文字。
  生:(写作完成后,)朗读自己的“杰作”。
  同学们写得很好,都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也用得很好。
  以上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上来,气氛活跃,而且联系当前所学,掌握了课文第一段的写作方法。
  还是《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说明方法:“分类别”。其教学方法可作如下安排:
  师:有哪几种云?它们各自有何特点?
  生:按原文句子一一回答。
  师:各种云一类一类地归开说明(辅助手势动作)这种说明方法是什么?
  生:(齐声回答)分类别。
  师:第4、5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轻易举地得出结论:)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师:根据分类的方法,我们把各段的层次划分一下。
  学生很快进行自主划分层次,而且非常正确。于是,学生就得出了本文的一个写作特征:文章层次井然,条理清晰。在本文的教学中,自始自终,我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自己得出结论。由于我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就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课堂气氛热烈,文章内容变得浅显易懂,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包括科学知识和语文知识)。学生学得高兴,学得愉快,学得轻松,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学中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二.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情景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情绪,从而引导他们在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方法。情绪心理学家利泊说得好:“宽松和活泼生动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动。”现代科技发达,信息技术不断改进,运用多媒体到课堂中是一件容易和必要的事情,它能给学生以情景教学。例如,《月亮上的足迹》一课,不妨放一下“登月视频”,帮助理解课文的内容,对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一的画示意图显得简单容易。再如:在教学鲁迅的《风筝》时,用视频给学生放映各种各样的风筝,特别对于“蟹风筝”、“瓦片风筝”,小兄弟会制作的“蝴蝶风筝”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一下,就知道小兄弟有多么地喜欢风筝,从中可以他有多么活泼与聪明,而小时候的鲁迅却是如此残暴,对理解课文中成年鲁迅对此事的沉重的忏悔之情、无法摆脱的悲哀之情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情景体验法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夏感》第4段前,我插入了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与体会:小时候,放暑假时,跟着大人去割稻,打稻,捆扎稻草,晒谷,这些都是在烈日下完成的,最怕的是天下雷雨,稻谷被淋湿,得花更多的时间重新晒过。那个时候真觉得做农民苦啊!真的是深刻体会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滋味。在讲述完这段经历后,我就用多媒体放映了几幅夏天农民的劳动场面。然后再讲第4段内容,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这段课文内容,对文中的那句“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对全文的第一句:“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总之,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法, 可以使学生正确迅速的理解教学内容,训练学生思维, 拓展学生想象力,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巧妙设计教学情景,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在特定情景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借助情景得以巩固,从而丰富和陶冶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作家的态度和看法,并受到感染,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感情。
  三.运用声情并茂的教学语言,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在教学中,语言是细节,语言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向学生授业解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理解和接受知识,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课堂上教师那饱含着浓郁情感的语言,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极强的感染力;教师那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讲解很能激发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受到思想教育;对学生而言,听教师这样的讲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曾经听过获得省“一等奖”教师的课文《土地》,施教者在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后,竟擦起了眼泪。在未讲之前,就激发了我们在座师生的爱国主义感情,产生了对日本占领东北的仇恨。所以,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抑扬顿挫,情绪激昂,入情入境,会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所以,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十分重要的。而口头语言的运用,与体态语言的运用协调配合,相得益彰,效果更佳。因为教育是面向学生心灵的一门精细活,在一些特殊的时机,教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肯定的手势,一个信任的微笑,都能荡开学生渴求赏识的心扉,激发其进步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深情并茂的教学语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一种与学习知识相联系的氛围中去,使之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的语文课堂效率。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精心备课,精讲精练,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并善于把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强学习语文的实践,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语文教师不仅要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和教学方法,还要具备为人师表的风范,言传身教,真正做到在学生面前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只有这样,才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真正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
  
  俞彩娥,语文教师,现居浙江上虞。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方法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