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2期 ID: 155408

[ 崔燕霞 文选 ]   

优质语文课堂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 崔燕霞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积极探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摆在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只有通过优质教学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优质化 提高效率
  
  一年来,我校以“优质语文教学研究”为课题,不断探索,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合作学习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在集体并行教育的前提下进行的分组学习方式。其宗旨是:克服集体授课带来的一些弊端——“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在充分肯定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挥小组群体活动的主体功能、互助功能,同时通过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等的交往,培养学生参与活动、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交往沟通等现代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最终达到主动发展,提高效益的目的。
  怎样行之有效地利用合作来学习,提高课堂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气氛和谐 创造条件
  一位心理学家强调过:孩子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当师生之间民主和谐了,才能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才能积极主动配合,达到融洽一致,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流畅,学生才敢想、敢问、敢说,学生这个群体才会有“跃跃欲试”的气氛。当学生的创新欲望被激活,创新的见解才会不断涌现出来。作为教师,应该做到:
  (一)有亲和力。学生把教师放在威严的神圣的地位上,在教师面前缩手缩脚,这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作为教师的我们,此时可以把自己的微笑、亲切当作一种奖赏和鼓励,让学生得到情感的满足,让学生从教师这里感到温暖和甜蜜。
  (二)师生平等。相信每个孩子,尊重他们。大家平等地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是一个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参与者,只不同的是起着引导的作用。教师可以问学生,同样的学生也可问教师。
  (三)正确评价。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公正的评价,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给予点拨,本着爱护、帮助、启发的原则,并以传神的眼神,亲切的语气,期盼的表情来调空整个评价过程,让每个学生都受到鼓舞。
  二.学贵有疑 鼓励生疑
  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学生就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看法,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教师要从课堂的点滴中提倡、鼓励学生生疑,让他们逐步做到敢说、爱说,更欢迎他们有不同于教师的看法。就是要让他们“打破沙锅问到底”,能在“鸡蛋里挑出骨头”来。
  上《桃花源记》一课时,我总结全文:“作者陶渊明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此时,一个学生举起了他的手:“老师,我觉得作者是在逃避现实,不可取。”其它同学有的赞同,有的却怀疑。此时我就笑着说:“你读得真仔细,那究竟你怎样认为呢?”我把这个机会让给了学生,他们开始争论了起来,有的肯定了这位同学的观点,也有的说:“我就觉得他只是在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的生活,这是人之常情。”另外的学生又反驳道:“难道他不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吗?”……学生经过激烈的争论,虽然他们说的都有道理,可最后觉得这样的结论应该最准确:“课文表现了一种追求理想社会愿望。”我当即鼓励了他们的这种精神:勇敢地提出疑问,又大胆地争论。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的独特见解,又鼓励了学生从争论中得到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像这样颇有份量的争论大有所在,这表明学生动了脑筋,他们的创造力有所发展。教师就应该抓住契机加以诱导,让学生在切磋、分析、争论中让思维具有批判性和深刻性。
  三.合理分组 优化组合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存在着智力、能力、喜好等方面的差异。为了使他们能最大限度的互补学习、互相帮助,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我在编组时采取异质分组法,注意合理搭配,优化组合,使组内优劣互补,组外水平相当。我采取的是大组套小组的分组法,将全班分成10大组,每小组4—6人。小组内的搭配要兼顾男女比例,智力、能力的优劣和兴趣爱好的差异。
  四.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力提高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鼓励积极参与,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要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真正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导应恰到好处地在课堂教学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我们这册书有两个单元是古文,在教授古文时,我就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结合工具书解决对字、词、句的理解。不懂的举手问老师。
  五.竞争创新 优化合作
  有竞争才有提高,针对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入竞争机制,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能起到纠正、提高、深化的作用,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高效。
  比如:学习每一篇古文的第一课时,一般都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流利。怎样将枯燥的课变得生动起来呢?我的方法是:小组内比赛读→小组与小组比赛读→大组与大组比赛读→男女同学比赛读。小组内比赛时,相互间指出不足,小组与小组,大组与大组比赛时相互间指出不足。并根据错误的多少和读的水平打出分数,小组的得分累计起来就是大组的得分,最后评出优胜大组,再示范读,这样那些难读的词语、句子和语气等就迎刃而解了。无须老师在班上反复强调了。通过比赛,学生认真倾听,互指不足,使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更扎实了,学生也特感兴趣。
  六.精选内容 提高效率
  合作学习虽能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但并不是说一节课全部都采用合作学习,一篇课文的所有知识点都得用上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应重实效,而不能流于形式,那么怎样将合作的内容选“准”选“精”就成了非常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在选择合作内容时,应遵循以下三原则:1、模式性。即在以前教师的训练下已对学习某方面知识形成了较固定的模式,学生能按此模式逐一解决。如:识字教学的那几个环节,学生已较熟悉,就认真有序地合作完成每一步骤。2、水平相当性。皆教学中需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解决的疑问应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与他们的智力、经验、知识结构等水平相当。3、可协作性。即教学中的有些问题本来就需要几个人合作才能完成。如:分角色表演、朗读、词语接龙等。
  七.手段多样 实现乐学
  随着教育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教已经大大方方地走进了课堂,成为许多教师授课必备的教学手段,再加上我们每个老师都配备了手提电脑,所以大家都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把电、光、形声结合起来,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充分发挥视听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它能把学习内容大和小、动和静、虚和实、运和近、快和慢、局部和整体、外表和内里之间互相转化,加大了教学密度,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幻灯投影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放映字词,帮助学生正音正字,辨析词义;可以放映绘画,照片,让学生形象生动地感知教材,理解课文;可以放映图表,标本等,帮助学生解决难点问题。比如:《观潮》一课,我下载了钱塘江潮的实况录象,让同学们先感受一下它的雄伟景象,这样既重教又重学,既重传授知识又重能力培养,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作用。可见适当的多媒体教学,是既省时又省力的方法。
  优质语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讨的重大问题,还有待不断的深入探讨。
  
  崔燕霞,教师,现居广东南海。

优质语文课堂教学的途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