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的语言学发展来看,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0世纪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出版标志着结构主义的开始。结构主义语言学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系统科学,从而使语言的研究进入了现代语言学阶段。20世纪50年代转换生成理论取代结构主义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主流。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发表,标志着生成语言学的诞生,使语言学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文主要就后两者展开分析。
关键词:结构主义 生成语言学 语言观
一.索绪尔与乔姆斯基简要介绍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 de. Saussure)是20世纪重要的语言学家之一,《普通语言学教程》这本书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本书中,索绪尔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例如:“语言”的社会性和“言语”的个体性,“能指”(significant)的线性和“所指”(signifie)的任意性等。所有这一切,无疑提供了“语言学研究中较新趋向的理论基础。其出版标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创立,也标志着普通语言学的建立,语言学才真正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
乔姆斯基是当代有巨大影响的语言学家,转换生成语法的奠基人。最初,他用结构主义的方法研究希伯莱语,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转而探索新的方法,逐步建立起转换-生成语法,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就是这一新方法的标志。这种分析方法风靡全世界,冲垮了结构语言学的支配地位,因而被人们称为“乔姆斯基革命”,对世界语言学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转换-生成语法仍在继续发展之中。
二.结构主义与生成语言学的区别
(一)语言观的不同
索绪尔认为:语言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是一个自足的符号系统。进入这个系统的每一个词都与其他的词构成某种特定的关系,这是语言内部构造最主要的决定因素。索绪尔还区分了“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两个概念。在索绪尔看来,语言是一个社会性的现象,个体的心/生理特性对语言的作用无足轻重,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生成语法的语言观属于心智主义的范畴,乔姆斯基在语言观上就开始于他对《言语行为》的评论,给了行为主义以致命的打击。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他认为人类知识有一部分是以“硬件”的形式固定在基因之中,遗传给了下一代。他区别了“语言能力( 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言应用( linguistic performance)”两个概念。他认为(理论)语言学必须加以抽象和理想化才能成为构造语言学理论的事实基础。
(二)研究方法不同
国内语言学界普遍认为生成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是演绎法,与结构主义学派的归纳法形成对比。首先从普遍语法的原则下得出经验假设———在刺激贫乏下的母语习得,然后再从个别语言语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来检验和修正演绎得出的假设,正确的上升为假说或普遍语法的一部分,错误的予以再检验和修正,直至最后抛弃。在这个过程中,演绎固然居于主导地位,但归纳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乔氏认为,生成语言学是标准的科学,就不能停留在描述充分性层面上,而要达到解释充分性,透过语言事实,通过科学的论证找到语言自身的规律。这是生成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根本区别。
(三)哲学观区别
结构主义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只承认语言有物理表现,不承认语言有心理表现。结构主义只承认语言是通过经验获得的,不承认语言与人脑的结构有关,因此只能着眼于各种语言的共同之处,无法解释人类语言诸多相似之处。而转换生成语法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认为知识从一开始就是存在的,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天赋的,而且人类的语言具有创造性,这种语言能力是一种心理能力,而不是行为习惯的系统,也决不能用刺激—反应行为习惯模式来解释。
总结
经过上文的分析与比较,我们不难看出结构主义与生成语言学有着诸多区别,但是同样它们也有着一定联系,因此我们不能轻易否定哪一种学派,比如结构主义看到语言具有多样性这一重要规律,这是一个重要总结,一大历史进步,他的描写法和程序为生成语法提供了基础,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不足,对任何一种学派我们应积极并且辩证地看待,给予公正评价。
参考文献:
吴刚 生成语法研究 上海外语出版社 2006
刘润清 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温宾利 当代句法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徐烈炯 生成语法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李凯,男,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2009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