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2期 ID: 155425

[ 崔永杰 文选 ]   

论《哈姆莱特》对鬼魂形象的刻画

◇ 崔永杰

  内容摘要: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成功地刻画了一个丰满而完美的鬼魂形象,一是对其外形特征的描绘;二是对其内心世界的描绘。把鬼魂作为戏剧人物实写出来,并且把它与人们传统观念所接受的鬼魂形象连为一体,这就容易为读者(观众)所接受,于是这一形象就自然地入戏了。
  关键词:哈姆莱特 鬼魂形象 刻画
  
  《哈姆莱特》是一出社会悲剧,也是莎士比亚的戏剧代表作,它成功地刻画了鬼魂的艺术形象。鬼魂虽不是剧本的主角,但它不仅增强了戏剧的悲剧性,同时也推动了戏剧情节的发展,促进了悲剧人物哈姆莱特性格的成熟,表现和说明了主题,增强了戏剧结构的完整性。对鬼魂复仇的描写,是现实生活的折射,作者采取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有力地体现了作者的某种希冀,鬼魂形象丰满而完美,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一出戏剧作品的优劣高下往往要看人物塑造以及人物相互关系揭示的深刻程度,因此,对人物的描写成为任何一个剧作家所密切关注的课题。《哈姆莱特》把鬼魂作为戏剧人物实写出来,并且把它与人们传统观念所接受的鬼魂形象连为一体,这就容易为读者(观众)所接受,于是这一形象就自然地入戏了。莎士比亚是如何刻画这一艺术形象的呢?
  首先是对其外形特征的描绘。在戏剧的第一幕第一场,作者这样写道:“正像已故的国王的模样”。缘于此,已经听说过先王鬼魂显灵的霍拉旭在亲眼目睹了鬼魂时,“心里充满了恐怖和惊奇。”对鬼魂出现的第一表现是恐怖和惊奇是常人有的心态,也是作者塑造鬼魂形象可信性的重要的一笔。由于先王生前曾是一位英勇善战的王者,死后国内呈现出一片混乱的局面,同时面临着挪威入侵的危险,因此鬼魂显身时“自顶至踵全身甲胄”、“手握鞭杖”。再由于它是在一次宫廷阴谋中猝死,是为奸人所害,成为这一阴谋的最大牺牲者,因此它现身时“脸上的那副怒容,活像他有一次在一场激烈的争辩中把那些乘雪橇的波兰人打倒在冰上那时侯的神气。”由于惨死,则急于找儿子为之报仇,对其他人则显出不屑一顾、满不信任的神情,当霍拉旭命令它说话时,它则“昂然不顾地走了”!而后又重新出现在露台上的一角。同时,据传说和在人们观念中,鬼魂一般是在夜间出来活动,天明鸡叫时离去,莎士比亚在剧中也是这样描写的。一个曾经威风凛凛、受臣民景仰的而惨遭奸人毒手的国王形象就初步展现在读者(观众)的面前了。
  其次是对其内心世界的描绘。在戏剧第一幕第四、五场中,莎士比亚通过鬼魂把哈姆莱特引离守夜人,并对他叙述了自己在地狱中的痛苦,自己被害的详细经过以及要求儿子为自己报仇的愿望。这样,作者的笔触由对鬼魂的外形描写深入到它的内心世界。鬼魂把哈姆莱特一人引到一处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是有它自己的思考的:一是它只能把为自己复仇的重任托付给自己的儿子,儿子已经长大成人,现实告诉它不能相信儿子以外的任何人;二是复仇的对象是它那杀兄娶嫂、窃国的弟弟克劳狄斯,他已经成为丹麦全国上下公认的继任国王,报仇的大计只能秘密进行而不能泄露半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三是复仇的对象是它那杀兄娶嫂、窃国的弟弟克劳狄斯,但对于它的王后葛特露还是怀着万般柔情,它担心儿子会因为仇恨,在报仇的过程中会威胁到母亲的安危而遭“天谴”,它这样讲道:“可是无论你怎样进行报仇,你的行动必须光明磊落,更不可对你的母亲有什么图谋,她会受到上天的裁判的刺戮。”鬼魂的形象在这样的描写之后就逐渐丰满起来了。
  在第三幕第四场对鬼魂的形象做了进一步的描写,它不顾冥府的判决,竟白天出现在王后的寝宫里,它这样说道:“(哈姆莱特)不要忘记,我现在是来磨砺你的快要蹉跎下去的决心。可是瞧!你的母亲那样惊愕的表情。啊!快去安慰安慰她正在交战的灵魂吧!最柔弱的人最容易受幻想的激动。对她说话去,哈姆莱特!”
  通过以上对鬼魂形象的外形特征、内心世界的描写,就使它成为一个丰满而完美的艺术形象了。
  
  崔永杰,河南驻马店教育学院英语系教师。

论《哈姆莱特》对鬼魂形象的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