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1年第2期 ID: 155387

[ 陈红芹 文选 ]   

古今汉语里的“左右”释义

◇ 陈红芹

  内容摘要:“左右”是一个意义很丰富的词,既可以做方位词,也可以做动词,还可以做副词和代词,不同的语义环境决定了“左右”词性的不同。本文尝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并归纳“左右”的一些语义特点。
  关键词:左右 方位词 动词 副词
  
  古人对“左”、“右”方位认知评价中存在两种相反的态度。《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而《信陵君窃符救赵》:“坐定,公子从左车骑,虚左,自迎夷门候生”,前者以右为尊,后者以左为尊。这种矛盾的复杂性在于“左”、“右”方位本身具有相对性,与东西南北以太阳为参照来定位是不同的。
  根据张霭堂先生在《谈尊左、尊右的产生先后及其内涵差异》一文中研究表明,尊右源于右手的方便有力,尊左与汉民族坐北朝南的住房风俗有关。汉民族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居室的建筑方位多面南背北。在这种居住习惯下,南为前方,那么左侧为东,右侧为西,而尊东卑西是汉民族的基本观念。所以,在表示方位、序次时多以“左”为尊,这种“尊左”的习惯一直保留到今天,如在签字仪式上,主方在左,客方在右。照照片一般遵循“男左女右”的习惯。
  汉语并列合成词的词素序列是按由尊到卑、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由长到幼、由褒到贬排列的,如君臣、将士、父子、长幼、兴亡、贵贱等。方位词的排列也遵循着这一规律。例如:东西、南北、左右、前后、上下,这种表示尊卑等级观念的并列合成词的词素排列,形成了一条约定俗成的构词规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方位观念的尊卑差别。
  “左右”在作为方位词使用时,其意义有时相当于两旁。例如:
  (1)这许多僮仆,都站立左右,也有站在门外的。
  (冯梦龙《拍案惊奇》)
  (2)侉奶奶家的左右都是空地。
  在例(1)、(2)中,“左右”的意思是“左边和右边”,方位意义接近“两旁”。不过,比起“两旁”,“左右”要求参照点明确“正面”的意义。先要假定参照物有一个正面,才能判定其“左右”。(方经民 1987)而“两旁”则无需考虑正面与否。在这类例子里,“左右”跟“两旁”是近义词,可以互换。但是,当“左右”的意义虚化时,对其参照点就没有要求了。例如:
  (3)使全县形成了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科研网络。
  另外,当“左右”和“上下”“前后”对举或连在一起出现时,虽然此时“左右”和“两旁”是近义词,二者也不可以互换。例如:
  (4)塌之前后左右,皆是一色的矮凳。(曹雪芹《红楼梦》)
  (5)在自己前后左右只管跳跃,再也捉摸不着。
  (6)空中交通管制则要求对同一航向上的飞机进行隔离,使飞机在前后、左右和上下都保持一定的距离。
  金昌吉(1994)认为,“左右”的参照点事物应当是“线状”,比如“道路左右”。然而我们在调查了北京大学语料库中有关“左右”和“两旁”的大量例句却发现,参照点事物是“线状”时,用的是“两旁”而不是金昌吉认为的“左右”。例如:
  (7)受辐射影响,小路两旁的数枝全都已经枯死发黑。
  (8)大街两旁排列着全城最豪华的摩天大楼。
  (9)身穿红上衣白裤子的仪仗兵,整齐地排列在地毯两旁。
  (10)街上的梧桐仍绿,繁茂的枝叶不仅遮住了两旁建筑的旧时模样,也不符当年之季节。
  (11)日本大阪机场,为了降低噪音,在跑道两旁种植了近4千株女贞和雪松,减低噪音达10分贝。
  “左右”和“两旁”还可以同时出现。例如:
  (12)蜀兵从左右两旁冲出来厮杀。
  (13)11点左右,太阳左右两旁又有了两个明亮的太阳。
  “左右”“两旁”同时出现,有强调的意味在里面。
  “左右”作为方位词使用时,有时是表示视野所及的范围,以及左顾右顾时视野所及的范围。例如:
  (15)蒋玉函把眼往左右一溜,悄悄的笑道:“怎么二爷不知道么?”(曹雪芹《红楼梦》)
  (16)左右一望,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砌成纹理,不落富丽俗套。(曹雪芹《红楼梦》)
  “左右”的客体通常是复数。例如:
  (17)严嵩的间谍、爪牙、亲戚、奴才、心腹都密布在世宗的左右。
  但也有例外。例如:
  (18)他象一股臭味儿萦绕在陈南燕的周围,日夜不离左右。
  例(17)、(18)中的“左右”,在方位上包括身后,与“周围”是近义词了。但例(18)里的客体只有“他”一个,但“他”的行动轨迹围绕陈南燕构成了一个环形。
  “左右”是一个意义很丰富的词,它除了可以做方位词外,还可以做动词,意思是“控制,掌握”。例如:
  (19)这种现象是由于头脑所受到的刺激强弱不同,因而左右了人的记忆力。
  (20)自我意象左右了你的思想和行为,甚至操纵了一切发生在你身上的事。
  (21)正负面思想左右了你的行为,而不论你是否接受自我教导这套观念。
  “左右”还可以作副词讲,此时意思是“无论如何,到底,反正”,有怨恨的情绪在里面。例如:
  (22)左右我是外人,多早晚我死了,你们就消静了。(曹雪芹《红楼梦》)
  (23)我们起迟,原该爷生气,左右到底是奴才呀。(曹雪芹《红楼梦》)
  (24)左右我们丫鬟更算不得什么了。(曹雪芹《红楼梦》)
  “左右”除了上面那三种用法外,还可用来指代身旁的人。例如:
  (25)说吧,真的吩咐左右把瑟拿上来。
  (26)说着,就命令左右把后面埋伏好的兵撤去。
  (27)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并归纳了“左右”的一些语义特点。我们发现,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比如,“左右”在做方位词讲时,它和“两旁”的语义特点有什么不同?两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换用,什么情况下不能换用?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附注:文章所引例句除标明出处的外均来自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网上语料库
  
  参考文献:
  [1]张霭堂,我国古代“右尊”“左尊”的源流及其具体所指[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2]方经民,汉语“左”“右”方位参照中的主视和客观——兼与游顺钊先生讨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03期
  [3]金昌吉,方位词的语法功能及其语义分析,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4]张景贤,中国古代的尚左与尚右观念[J],历史教学,2000年09期
  
  陈红芹,女,河南郑州师范学院教师。

古今汉语里的“左右”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