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立足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研究如何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闲暇教育。语文学科与闲暇联系最密切,语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的闲暇生活的质量;丰富而充实的闲暇生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亦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闲暇教育,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闲暇教育功能。
[关键词]闲暇教育;语文学科;教育功能
许多老师和家长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疑虑:为什么我的学生(孩子)在学校能严格按照作息制度,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可一到家里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除了完成家庭作业之外,很少看到他自主学习。离开了学校就不知道做什么,离开了老师的引导,就不知道怎么学习,这难道就是我们新时代的教育事业所培养出的接班人吗?究其原因,我们的教育过程中缺少一个环节——闲暇教育。
一、闲暇教育及其重要性
闲暇即闲暇时间,是指按照个人意愿休息、娱乐和满足多种需要的时间。所谓闲暇教育,是指导人们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教育。中小学闲暇教育,就是引导广大中小学学生树立科学的闲暇教育观,养成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习惯、技能和技巧,从而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一种教育。
尤其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西方闲暇教育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闲暇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本世纪20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闲暇教育,与过去的闲暇教育在性质、对象和范围上都有根本的区别,现代闲暇教育成了公共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普遍的权利和要求。
二、语文教学与闲暇教育的关系
由于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语文学科与闲暇联系最密切,语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的闲暇生活(对学生而言,就是课外生活)的质量;而丰富而充实的闲暇生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亦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丰富的闲暇生活,就没有高层次的语文素质。
经验告诉我们:语文学习课内“得法”、课外“补充”。无数事实证明:语文学的好不好,主要不是靠课内,而是靠课外的语文学习实践(即闲暇语文实践)。就中小学教育而言,学生的闲暇时间没有得到保证,闲暇教育更是不被重视。解决的办法首先当然是更新观念,把时间还给学生;其次是加强闲暇教育。自由是闲暇教育的内涵和精神。学生正是得益于课外的自主学习(读书),看似不经意的游戏,语文能力却在其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发展。闲暇教育对语文教学的重要价值,让语文教学在课外得到了“实惠”。那么,何不把“闲暇”的触角伸向语文课堂教学,让闲暇精神荡涤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使之充斥“闲暇意识”,从中受益。
三、把闲暇意识渗透进语文课堂教学
首先,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一方面要相信学生具有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可能性,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闲暇时间,要尽量少布置、不布置语文课外作业。只有硬性规定的课外作业少了,学生才有可能享受闲暇,在闲暇中学习语文,在闲暇中发展包括语文能力在内的多种能力。有句话说得很好,需要是创造发明的母亲,那么玩耍则是创造发明的父亲……”其次,在不忽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要充分重视它的人文性。通过加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审美能力。在这方面,我们的语文教育做得是远远不够的,总体上是重视实用性,忽视发展性;重视语言教育,忽视文学教育。有鉴于此,我们呼吁,语文教学中应尽可能少些分析,多些感悟;少些讲解,多些诵读;少些实用,多些审美。
第三,要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和娱乐结合起来,和休闲结合起来。语文来自生活,反映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理应与生活相结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尤其容易为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活动所吸引,语文教学如能和学生娱乐、休闲相结合,必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有这样几个方面值得一说:
1.要引导学生写自己的闲暇生活、说自己的闲暇生活,表达自己对闲暇生活的感受,在说和写中帮助学生提高在闲暇中的自我决断能力,树立正确的闲暇观念。例如,着眼于对学生进行闲暇教育并提高其语文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说、写如下话题:“怎样度周末”、“快乐的双休日”、“难忘的一次旅行”、“我的业余爱好”、“第一次做饭”、“我学会游泳了”、“我爱唱的一首歌”、“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等等。
2.语文教师应特别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当下的闲暇生活,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闲暇生活的引路人。如教师在了解学生闲暇生活的基础上可组织学生对正在热销的青少年读物进行评论,对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展开讨论,对即将播映的精彩影视剧进行介绍,对即将举行或正在举行的体育比赛进行预测或发表观感等。
3.教师尤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激发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对于课外读物的兴趣,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更在于提高人的修养、品味,丰富、充实人的闲暇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许多作家在回忆自己如何走上创作道路的时候,都特别提及年轻时看过哪些课外书,如何从这些书中得益。作家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记取。
总之,就我国中小学而言,要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真正实现“减负”,必须重视闲暇教育。语文教师应树立现代教育观念,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闲暇教育,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闲暇教育功能,进而发挥闲暇教育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张慧,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