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功能文体学角度看《一间自己的房间》和《三个女人》,对比分析弗吉尼亚·伍尔夫和格特鲁德·斯泰因代表作的写作特色,看这些作品是如何折射她们生命的光辉的。
[关键词]功能文体学;写作特色;女性;隐喻;男权;重复
以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文体学不但强调语言功能与文学研究文体之间的相关性问题,而且也将语篇解读与社会意识形态结合起来。本文将以功能文体学为蓝本,从三大元功能(概念、人际、篇章功能)入手解析语言学手段是如何巧妙嵌入文体与主题的。
一、《一间自己的房间》简介及写作特色
1928年,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7)以《妇女与小说》为题,给剑桥大学两个学院的女大学生作了两次学术报告。次年她以这为摹本发表了论文《一间自己的房间》。此文分六章,第一章写作者编造的“牛桥大学”一番经历;第二章描写一教授在其文章中坦言:女性的智商、体格、道德均低于男性;第三章写作者设想莎士比亚有一妹妹;伍尔夫在第四章中历数了妇女登上文坛的艰难历程;在第五章中,作者觉得妇女只有分清与男性之间的区别才能突破自我。在末章她同意柯勒律治的看法:认为作家创造性的心灵理应兼具男女两性的特征,即作家在心理人格上不应是单性而是“雌雄共体”的。
此文的功能文体学写作特色是:首先,使用的人称突显了女性主体。作品是根据作者两次演讲扩展而成,一人称用来作话语主体,但 “我”绝非她本人,而是以历代妇女中的不同个体现身的。如“玛丽”这女性名字说明此书发言人是女性,而不太确定的姓氏如玛丽?赛登、玛丽?贝德等又表明“我”是不同女性的集合。文本中反复的“我”具有明显的女性主义色彩渴望用自由的声音去抒发愿望。其次是隐喻的采用。《一间自己的房间》是一个开放性的隐喻文本,从书名、主旨到人物配角、地点、景物、事件等共同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隐喻网,而书中所含的虚构情节也是为响应隐喻的表达方式而设的。如题目“一间自己的房间”就隐喻着写作所必要的客观环境和语境;姑妈的遗产则暗示着女性的财富累积和文化传承;长久以来妇女少有自己的房间、私人财产这一现象则隐喻着女性在父权文化中的窘况和女性创作匮乏。
二、斯泰因《三个女人》简介及写作特色
格特鲁德·斯泰因(1874-1946),犹太人,旅法美国作家,艺术家,一个经济独立的女性,同性恋者,在现代主义个派别大放异彩的自由之都巴黎着手着她的先锋派创作实验。
《三个女人》用后印象派绘画中的重复法来构思章节,三个故事“好安娜”、“梅兰克莎”和“温柔的莉娜”正如小说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故而篇幅不一:“好安娜”81页,“梅兰克莎”164页,而“温柔的莉娜”仅44页。三个女主人公的人生观亦正如作者立意的三个角度,虽则描述侧重点不同,但实质皆同:她们均生活在社会底层、都热爱生活和渴望被爱但均以失败收场,且她们是以无法选择的生病或难产断送性命,让人不得不扼腕叹息。诚如本书序言:“我是个不幸的人,可这并不是我之过,也不是命之劫。”重复法运用于作品的构思和语言组织上,它虽然贯彻始终,但重复手法又不尽同。在“好安娜”和“温柔的莉娜”中,侧重的是重复生活细节,于是乎人物和主旨就在这些重复中得以体现。在“梅”里,重点落在人物的心态刻画上,作者认为角色的心理应像“不可分割的流动”的河水,是“持续的现在时”,一如光线的瞬间万变。作者把重复手法定格在“持续的现在”。这不间断的重复使受众在阅读时只能细加雕琢,这就阻断了读者的跳跃视觉,使之切身感到主人公的矛盾心理。
三、分析总结
伍尔夫和斯泰因她们几乎在同一时期,又彼此是双性恋。弗吉尼亚·伍尔夫,一个伟大的作家,一个坚决的女权主义者,一个美丽而又聪明的女人。她的自溺让后人叹息不已。而对斯泰因来说,用现代女权主义观点看,她独立的经济地位成就了斯的创作。19世纪初,女性难有属于“自己的一间房间”之外的活动场所,而她们作为丈夫的附属品,日常开支皆需靠夫家,而丈夫们因不安全感则只好把妻子打扮得漂漂亮亮而不是去武装她们的头脑。如此一来妻子则难以求得自己的个性自由或依自己喜好去进行社会交往。那些在斯泰因之前的女作家,如乔治·艾略特、勃朗特姐妹、艾米丽·狄更斯等人,要么承担着“坏女人”的名声,要么孤寂孑然一生,芳华陨去才得以扬名。相比之斯泰因则是幸运的。她在经济上有家族遗产和兄弟的慷慨资助,又有利奥在艺术上的旁加指导,才有这般得天独厚的优势一跃成为不可或缺的先锋派女大作家与理论先锋。
两个女人,两个作家,不同的命运,她们留下的作品使她们的生命更加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 Virginia Woolf. Profession for woman,in Woman and Writing[M].London: Women’s Press, 1979
[2]弗吉尼亚·伍尔夫.伍尔夫随笔全集[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3]瞿世镜.伍尔夫研究[C].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4]伍尔夫著,王还译.一间自己的房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作者简介:朱赛方(1984—),女,汉族,湖南省娄底市人,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中西语言文化信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