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结构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育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视野,是参与课堂教学各个部分的组合方式,是培养学生富有主体性的重要特征。而在我们低段语文教学中,却对课堂结构研究较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缺乏整合结构,致使字识不好,书读不好,说写能力更差。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目标
本文以我对低段阅读教学整体结构的理解,从教学一篇课文的过程,在一般情况下,如何组织各个环节和层次的有效整合,谈如下几点建构视野的认识。
教学内容:识字·阅读·理解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重点,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识字不是唯一。至于如何识字,识字与阅读的关系如何处理,不是今天我们所有低年级语文老师都已解决了的。表面在:割裂识字与读课文的关系。有的老师在学生刚刚读了一遍课文之后,就教学生字,音、形、义全面教学,一举达到所谓“四会”目的;识字教学时间比例过大,挤掉了让学生朗读、理解课文的过程。以上做法,与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规律相悖,妨碍了阅读与识字的融合关系,造成识字效率和阅读效果不能和谐共生。
就是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它都是表情达意的整体。是字、词、句的有机结合。一个个的字一旦离开了课文,就变成了一个个孤立的符号。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义联系的材料”是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的;否则,就不易让学生接受和掌握。割裂识字与课文的联系,就破坏了课文的整体特征,也违背了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心智规律。
一般来说,我们在识字教学中,不要过早把生字从语言环境中提取出来单独认读,但是,也不等于不能把生字从语境中提取出来单独认读,而是应当先要在语境中反复认读,在这个基础上,再提取出来认读,这样,学生就有了语言环境的依托,有了一个从简到难的坡度,可降低学生识字的难度。在低段阅读教学内容上,我们应当建构起“在阅读课文中识字,在识字中加深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
教学策略:设问引导·认知规律·课文特点
目前,有些老师的阅读教学常常是琐碎地问问答答讲讲,不管重点非重点,也不问学生会不会,设问和讲解基本上是让学生思考在同一个智力水平上重复。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也是如此,一课又一课,总是伴随着这种不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渐变成学习习惯的进程,因而,学生读书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淡漠。
语文课本的每一篇课文,虽然都是由一些句子、一些段落组成的,但是,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上,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我们有些老师惯用的逐段琐碎讲读的教学方法,恰恰破坏了课文的整体特征。一般来说,学生阅读课文,应当从部分到整体,有感知理解字、词、句、段、篇的细化过程。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又总是按部就班,均匀用力,往往不是抓住课文中学生未知的或者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而是抓不住有意义的细节,感知思考力度不大,对那些学生已知的、无需思考的,或者没有什么思考价值的部分,应当通过“简缩”的方法一略而过。我们有些老师不分主次、难易的讲解,正是忽视了学生的思维潜力,因而限制了学生思考积极性的发挥,也就破坏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内因。
我在“设问引导”时,能够处理好与“整体出发”的教学关系,对低年级课文的指导阅读,体现这样的教学思路:一是以诵读为基础,把读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二是以学生独立思考为基础,把激发学生思维体现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三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把教师的“设问”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的“引子”。一句话,在低段阅读教学策略上,应当采取“根据课文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引导自主读书识字”的策略结构。
教学目标:吸收·积累·表达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读书与说写脱节,是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断积累的字、词、句、段、篇方面的知识经验,对他们说话、写话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这个功能长期被忽略,甚至被遗忘。
《课标》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效率之所以不高,就是教学目标缺乏整合,涉及读书、理解、积累、拓展、运用等方面的能力,没有形成很强的包容性。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应当重视“读说结合、读写结合”。在这个阶段中,我注意进行这样三个方面的练习:生字的巩固;朗读技能的提高;读(说)写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努力建构起课标下的语言发展机制,提高读书能力,提高说话能力,提高作文能力,提高认识事物能力。
《大纲》和《课标》都很清楚地提出低年级的作文教学的重点是句子教学。也就是说,重在让学生提高句子表达能力。过去,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长期囿于识字重点,作文观念的建构缺位,对低段学生作文智能的认识不足,加之对低段说写训练缺少教材编写内容的保证,造成了低年级读与写结合教学很不理想,大大影响了学生从小打好语言表达基础,直接影响了学生成人之后的语言素养的提高。
低年级阅读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说写训练点,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注重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练习说话、写话,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应当打破低段学生不能作文的传统观念,树立起“注重语言积累,抓好早期作文训练”的新的结构视野。
从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时至今日,社会普遍抱怨今天的中小学生“话说不好,文章写不通”,这与语文教学整体思想缺位有关,与我们低段语文教学的说写起步没有抓好有关,因为万丈高楼平地起。
上述我说的“三个关系”的摆正与处理,是低年级阅读课堂教学既相对独立与不能截然分开的课堂教学结构的三个方面。综上所说,告诉我们,在教学任务的分配上,不应把“识字”、“理解”、“说话写话”分别安排,而是把各种训练组成一个综合性整体,即把读书、理解课文、说话、写话、提高认识事物能力融合在一起,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学境界。
低年级阅读课堂教学整体结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方法问题,也不是一个教学环节的外部联系的形式问题,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教学思路与学生认识规律如何协调一致的教学思想问题。
作者简介:傅明流,江苏省灌云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