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犹太——基督教传统”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开始流行的术语,美国人用来突出其不同于欧洲文化的独特的基督教文化,同时也突出美国新教传统中对《旧约》希伯来精神的继承,和美国社会对犹太教、基督教共同价值观的认同。但并非所有的美国基督徒和犹太教徒都认同这一术语。因此,“犹太-基督教传统”这一术语在美国依然是一个概念不很清楚,也未被普遍认同的概念。
[关键词]美国文化;希伯来因素;犹太-基督教传统
Judeo-Christian这一术语用以指犹太教拥有的继而被基督教接受,并被认为是(与古希腊-罗马文明一起)西方法制与伦理价值观之根本基础的一套观念和价值体系。这一术语尤指两教共同的圣经文本(基督教《旧约》,亦即犹太教称《塔拿赫》)作为二者共同的道德传统,尤其包括《摩西十诫》,并暗示现代西方世界的一套共同的价值观。其中赋予犹太-基督教传统的最普遍的价值观就是《创世纪》(人人生而平等)和《出埃及记》(以色列人逃离暴君统治奔向自由)中的自由与平等观。
在美国,历史学家们用“犹太-基督教”这一术语来指称希伯来圣经(即《旧约》)和《新约》对新教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美国早期的几代创始人将其视为希伯来圣经的继承人,希伯来圣经关于自由,平等,选民意识以及对世界的道德使命等教义成为了美国文化的核心成分,即所谓的“美国信条”。这些希伯来圣经中的观念被新教教徒们带进了美国历史,被视为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基石。
一、Judeo-Christian这一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最早使用“犹太——基督教”这一概念的可以追溯到1899和1910年版牛津英语词典,都用以讨论有关基督教诞生的理论。
1920年,将美国视为一个犹太——基督教国家的观念成为一场政治运动,以反击国内不断增长的反犹主义。1930年,希特勒的上台使得新教教徒、天主教徒和犹太人采取行动增进相互的理解与宽容。在这一运动中,全国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会议的先驱们组成了由天主教神父、犹太教拉比和基督教牧师的队伍,在全面范围内展开运动,通过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美国观念“犹太——基督教”来取代过去将美国比作基督教新教国家的概念,形成了一个更加多元的美国,而不再是一个基督教国家,而是“一个由三种杰出的传统:新教、天主教和犹太教养育的国家”。
到1952年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讲到“犹太-基督教观念”是“形成我们的政府观” 的 “深厚的宗教信仰”。到80年代,将美国描述为以一个核心的犹太——基督教文化为基础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不再引起争议。
到了90年代汹涌澎湃的所谓“文化战争”中,又出现了有关犹太——基督教传统的之争的热烈话题,公众对共享的犹太——基督教信仰体系的意识自90年代以来大大增强,源于对历史人物耶稣的生平的巨大兴趣,对其犹太性的突出。
根据哈特曼等人的说法,自从2001年和911事件以来,这一用法再次发生转变。主流媒体为了突出美国的多元文化,使用这一术语的频率逐渐减少。研究发现目前这一术语更多被自由主义者使用,主要是讨论美国社会中的“穆斯林以及伊斯兰融合”和重新兴起的有关政教分离的争论。
二、美国早期历史和文化中的希伯来因素
早期的清教徒为逃避宗教迫害, 寻求信仰自由来到新大陆。在他们从旧大陆带来的数量极为有限的书中,《旧约》就是最重要最普及的一本。他们把自己来到新大陆看作是响应上帝的选召,完成上帝赋予他们的使命,他们完全确信《旧约》,将它当作万物的尺度。
在司法领域,各殖民地许多法律的制定就大量依据、引用《旧约》。新英格兰等殖民地一度排斥英国普通法,而代之以《旧约》文本作为法官判案的根据。
清教徒把自己等同于在迦南流浪的古代以色列人,新大陆就是他们心中的新以色列,他们的领袖被比附为《旧约》中的犹太先知,如华盛顿就被比做摩西。甚至古代以色列在人神之间立约的观念也深入人心,人们感觉上帝与他们之间也建立了契约,他们要向上帝负责。
早期新大陆的教育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希伯来语不仅被当作确切理解《旧约》启示的关键和走向高等学问的最佳途径,也被当作语言之母而备受推崇。哈佛、耶鲁等都在创校之初将希伯来语定为必修课。
希伯来先知的道德理想深刻影响了美国政制的形成。君主专制显然违背圣经,违背了希伯来先知精神。独立战争前后,摩西和撒母耳被革命者视为榜样,引导人们以决绝的行动反对君主制。那些蕴藏在希伯来先知精神中的美德公义、平等、人道等是美国民主的必要条件。
美国信条的根本精神就体现在《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这两个文本中。基于神法,造物主赋予人类种种不可剥夺、不可让与的自由和权利,而《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旨意以及基于这些文本而建立的政府的职责就是维护这些源自神法的自由和权利。
三、结语
纵观整个犹太——基督概念的起源和发展,我们看到的皆是大多数美国人对于该概念的认可,对于希伯来文化的认同。所以,希伯来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但它对美国的影响尤其深远而广泛。约翰逊总统对来访的以色列总统夏扎尔说“…我们也是在希伯来文化中成长起来的,…这是我们的遗产,也是你们的遗产”。他的确说出了美国历史的一个事实。
参考文献:
[1] Bonomi, Patricia U. Under the Cope of Heaven. Religion, Society and Politics in Colonial America.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2]Dagobert D.Runes, The Hebrew Impact on Western Civilization, New Jersey: The Citadel Press,1976.
[3]Jud?o-, Judeo-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
[4] Lillback, Peter A.George Washington's Sacred Fire,Providence Forum Press, 2006.
[5]Novak,Michael.On Two Wings. Humble Faith and Common Sense at the American Founding. Encounter Books
[6]Sarna, Jonathan. American Judaism, A History.Yale University Press.2004.
作者简介:邓洁,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英语语言文学08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