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学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关键科目在学生的综合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对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对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途径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作为识字、阅读、理解、表达、书写的综合能力的最高体现,一直以来都被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所重视。探索中学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教师提高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同时有利于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
一、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分析
(一)教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个人修养的优劣,是质量的高低关键所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要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师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他的知识水平,道德情感和个性能力,很大程度地影响中学作文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应具备雄厚的知识底蕴和广博的文化积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更宽阔,教师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学能手;只有个性化教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个性化的学生;只有教师个性化的作文教学,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因此,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吸取传统教学的精华,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自己个性化的作文教学风格。老师的自身素质还包括对学生作文写作批改中的语言评语,作文评语应该以鼓励性和表扬性为主,通过正强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语文教师要注重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计划
语文老师应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作文教学的比重和要求,结合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语文作文教学规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课前认真备课,并认真执行。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年级的目标计划,有目的地、循序渐进地训练符合学生发展的各种题材的作文。从审题、拟题、立意、开头、结尾等方面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重点的练习,使语文作文教学计划具有可操作性,以满足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需求。此外语文老师应该注重把对课文的解读与作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阅读教学中,我们在解读内容的同时更多的应该研究文章本身所包含的语文的东西,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效的指导。
(三)课堂上注重技巧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较重要,兴趣是学好任意科目的先导,只有使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配合语文老师的作文教学,才会使课堂取得更好的效果。有了兴趣才会使学生产生灵感,作文写作是建立在灵感之上而进行的创作。语文老师作为作文教学的主导力量要善于运用各种方式和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努力实现学生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教师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精心设计作文题目,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只要语文教师能贴近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实际爱好出发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语文作文教学中作文题目的好坏对学生的写作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老师命题时题目一定要出在学生身边,最能体现学生生活的作文题目,否则学生会觉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诉。教师应该利用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深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心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尽可能地使命题说出学生的心里话。在七年级语文作文命题时应该命出比较富有情趣的作文题目,因为这个时期正是童年与少年的过渡时期。八年级是初中生最活跃的时期学生对一些事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很有点儿“小大人”的派头。九年级时学生的思想日趋成绩,也善于思考一些较深刻的问题,这就要求命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深刻性。经过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训练过程,学生在初中毕业时作文水平会逐渐提高,同时学生的心智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
(四)教会学生将写作建立在实际素材积累基础之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足以运用在语文作文写作中以强调学生平时积累的重要性。学生平时的多观察,多积累是学生能够写得一篇漂亮作文的有效因素。《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得十分明确:“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强调学生重视观察周围的生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思考,能有所感悟。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在观察中还要随时记录,要求一日一记或做观察笔记;其次,对于教材上的名篇佳作应让学生精读牢记,在读背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第三,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使学生在扩大学生阅读面的同时有利于学生素材的积累。
二、结语
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它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只有在老师的主导下师生之间共同配合,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发展而努力才会取得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红霞.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7, (8)
[2]毛新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点滴谈[J].中小学电教,2007, (11)
作者简介:邓爱(1980—),女,汉族,重庆开县人;中学语文二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