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的实验室不仅在教科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直接服务于高校人才的培养、学校的发展。为此,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加强实验室建设,对提高实验课教学水平,促进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以便适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教学;管理
一、更新实验室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理论认为,实验教学是依附于理论教学的,所以在教学上,实验教学一向不如理论教学那样受到重视。而实际上,实验教学应该与理论教学一样受到重视,两者之间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建设并建全实验室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明确权责,才能保证实验教学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评估监控体系,这样的体系才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检查、有反馈的,才是一个完整的。这样的体系可以对实验室建设、教学内容及质量进行分析并评估,可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验教学质量评估结合起来。因此,实验建设不仅要在管理上加功夫,还要在实验地,内容上进行改革,以理论教学指导实验教学,以实验教学改进理论教学,促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协调发展。改革传统的认为实验教学依附理论教学的理论,才能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与方法,开创实验教学的新局面。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探究意识,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素质提高的培养,注重实验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动手力的训练,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专业性应用性人才。
二、加强实验室建设的策略
1. 明确实验室建设的目的 明确实验室建设目的是将实验室建设好的前提。实验室是为教学服务的,而教学的目标则是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专业性应用型人才。实验教学的目标就决定了实验室的功用,它应该成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实验室的建设也应该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实验室的建设涉及到诸多因素,例如:实验队伍、管理及教学模式、设备设施等,关系人事、财务等各种资源,为了实现实验室建设的根本目标,我认为应根据学科、功能,有针对性对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具体是将几个相近专业共用的实验室整合在一起,成立实验教学中心,统一建设、管理和使用,以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也间接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2.校内外结合共建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专业性应用型人才。而此类人才的培养,只在学校内的封闭实验室内是培养不出来的。校内的实验室不具有真实的工作环境,不贴近真实的工作实际,所以学校实验室加强与社会各单位企业的联系,建设校企共建的实训实验室已成为大势所趋。这种实训实验室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接近工作实际,可以使学生们不用亲身到企业中,就可以体验到真实的工作现场环境,为学生以后真正的进入工作奠定基础。学校实验室建设工作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并结合正确的方法,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相信就一定可以形成有地方特色院校实验室建设模范。3.进行实验室建设的合理规划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一个共同难题是资金投入相对有限,设备更新慢。因此,如何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充分的发挥出实验室各项设备的功用,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就成为了实验室建设的重中之重。对实验室建设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首先,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扶持新兴学科实验室的建设;在资金投入方面,应将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放在第一位,一些必备的设施、仪器等必须齐备,实验室的安全消防设备必须完整;在此基础上,对一些新兴、更先进、更科学的实验设备实现更新换代,已保证教学质量。其次,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应更加注重实验室的建设质量,力争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和挖掘现有资源设施的潜力;力争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和功能开发,已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设备的各种功用等,从而最终做到能系统有序地实施人才培养目标。
三、强化实验课教学的措施
1.分层次进行实验课教学实验课教学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实验内容要以学生为本,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层次实验教学。一般看来,实验教学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对应了不同的课程要求和学习目标。其分别为:第一,实验技能层次,这一层次以实验技能为主进行基本素质能力的培养,实验室开设一些基础实验课,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训练中,注重学生对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方法和实用技能的培养,例如,对一些常用仪器的正确拿、放等使用规范,实验数据的采集及填写要求,对分析结果的讨论处理等。通过这些基础性的实验项目,让学生具备一些正确做实验的最基本的素质,以更为学生深一步的能力发展做铺垫。第二、专业技能层次,这一层次是在上一次实验培养目标达到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在上一层次中,是不分专业的基础性训练,那么在这一层次的训练当中,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学科培养训练,学生的训练内容和要求会因专业的不同而不同。学生的实验将以专业性、基础性、研究性为主要特点,学生们根居实验要求,自行设计实验内容,自主进行实验。通过这一层次,来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第三、综合研究层次,这一层次是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所要培养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是无地考察学生们综合素质水平。在这个训练层次中,将会是一个开放性的实验要求层次,培养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或学会运用实验来证明或发现一般性的物理现象及所体现的规律。此层次的实验教学也多采用探索性、创新性的研究性实验形式,并以此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层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决定了实验教学也要分层次进行,新入学的基础一般的学生一般以前两个层次的训练为主,而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如果成绩优秀,则可以进行第三个层次的学习,从而从而使不同阶段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提高。
2.促进实验室的开放性服务功能
一般情况下,学校的实验室比较封闭,除了规定的教学之外,实验室是不对外开放的,这就造成了实验室的资源利用率低,功能单一,物力的浪费。因此,学校在实验室的教学与管理方面,要开阔思路,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水平。其具体措施是开放实验室,以提高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做到资源共享。要将实验室设计为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让包括学生在内的各类需要的使用者可以利用好实验室的设备仪器,去做好研究性实验等工作,从而让实验室真正成为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舞台,充分发挥出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实验室的开放不仅要对学校内部的学生开放,也要力争面向社会的各类需要提供技术性支持服务,充分发挥学校实验室的社会服务功能。高校的各类实验室要服从服务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特殊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以此为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和技术劳动者。
3.改革实验教学管理体制
构建新型的实验室教学管理体制。
高校实验室的传统管理有很多缺陷,如:实验室的建设分别由各部门、各不同的系和专业分别负责筹建,各个实验室之间互不沟通、设备也是各有所属,学校对整个实验室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这就造成了实验室总体利用效益低。一个系别如想使用另一个系的实验室要花很周折,麻烦费事。为了改变这种实验室使用效益低的情况,我认为学校必须对实验室的管理实行统一规划、管理。其具体措施是:学校可以建立统一的实验室教学中心,内设主任负责制,由统一的实验室教学中心来管理整个学校的实验室,包括实验室的教学使用、实验室的设备改造、实验室的仪器购买等,具体工作计划可以由各部门、各系实验室写申请、提报告,实验统一教学中心负责审批、回复,各个实验室的管理和教学人员也由教学中心统一负责调查度安排,实验室也可以跨系、跨部门使用。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各部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又利于学校对整个学校的实验室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从而提高了实验室的资源利用效益,也节约了实验室的资金设入,并促进各个系别之间的教学交流,提高了教学质量,一举三得。
作者简介:雷小军,湖南警察学院刑事技术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