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午第二节课,我提前几分钟走进教室,发现很多同学都围在徐林周围,徐林一边哭一边在翻书包。我上前询问怎么回事,同学告诉我说徐林带来的120元生活费不见了。徐林见到我哭得更加伤心,说那钱是从亲戚家借来的,现在钱丢了,这个月怎么吃饭啊!我知道徐林的父母外出打工,家庭经济较紧张。我问她将钱放在哪儿的,她说是放在书包里的文具盒中的,上早读课时还看到过,想等到放学时去交的,可做完操之后,再找就没有了。我一边安慰她,一边从身上掏出120元给她,让她先将生活费交了,再慢慢找。
然后,我走到讲台前对全班同学说:“徐林的钱能到哪儿去呢?我想我们班同学是不会偷钱的,因为我们班是一个文明的班级,一个优秀的班级,我一直觉得我们班同学都能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这是我引以为豪的地方。如果真是我班同学拿的,我相信可能是跟徐林同学开玩笑,现在看到她哭了,不敢拿出来了,我认为这位同学一定会把钱还给她的。你们是孩子,孩子犯错误上帝都允许,因为孩子是在不断改正错误中慢慢长大的,因此对于同学们来说犯错误不怕,重要的是要认识错误,并勇于改正错误。”
说到这儿,我看了全班每一个孩子,发现大家的表情都很凝重,似乎都在思考着什么。于是我接着说:“我现在依然相信我们班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这是我对你们的评价,我也想让你们对自己作一个全面的评价,剖析自己。请你写下十个‘我是谁’,多写也可以,但至少写十个,然后交给我,不必署名。”见同学都把纸拿出来之后,我又解释说:“你只要写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就行,比如‘我是一个自信开朗的孩子’‘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我是个勤奋好学的学生’‘我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学生’……”我故意把“知错能改”这个词说得稍微重一些。此时学生们都在用心地思考,并认真地在纸条上写着。十分钟之后,孩子们陆续将自己的“作业”交了上来。
当天下午,我一到办公室就发现抽屉中有一个信封,打开一看,里面放着120元钱,还有封信,上面说自己一直想买个变形金刚,上操时因为见到徐林桌边有一张废纸,就去把它拾起来,突然看到徐林文具盒里的钱,一时冲动就拿走了。现在特别后悔,并向我承认错误,最后署名“一个犯了很大错误的学生:徐亚东”。徐亚东,一个平时表现不错的学生,从他看到同学桌前有废纸主动去捡,怕班级被扣分,就足见他具有热爱集体的精神了。其实即使他不署名,通过笔迹我也能知道是谁,现在他能署上自己的姓名,足见他承认错误的勇气及改正错误的决心。同时从他说自己是“一个犯了很大错误的学生”,我也感受到他正处在深深的自责中,我想我不能让他因为自己一时冲动所犯下的错误而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于是我来到教室,只见徐亚东把头埋得低低的,我就对大家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徐林的钱找到了,是一个同学看到徐林的钱没放好,想和她开个玩笑,让她着急一下,结果徐林因为没找到钱而伤心地哭,就不好意思还给她了。现在他委托我将钱还给徐林,并让我向徐林同学道歉!”同学们听了都开心地笑了,徐亚东也慢慢抬起头来,向我投来感激的目光。
过了一段时间,班级搞“六一”活动需要筹钱,我将徐亚东找到办公室,告诉他让他负责此事,起初他很惊讶,我就对他说:“上次的事你能认识错误并决心改正了,朱老师相信你能将这件事做好。”果然,他出色地完成任务。
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的时候,首先要给孩子一个正面的评价,同时我认为要让孩子对自己也有一个正面的评价,这样教师处理起问题来也就相对容易些,孩子也会向好的方向去发展。教师只有掌握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的心理问题和意外事件,才能将心理教育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