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1099

[ 余红薇 文选 ]   

低年段说话写话教学心得

◇ 余红薇

  小学生的年段特点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分成低年段和中、高年段。常年从事中、高年段教学的老师每每接手三年级时,总觉得写作教学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以至不知从哪儿开始教起。我曾经尝试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大循环,有意识地在低年段进行说话和写话等多种衔接训练,使学生轻松地面对作文。以下是我积累的点滴经验,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 从入学抓起,重在培养兴趣
  
  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还不会写字,怎么抓说话写话教学?我的做法是:
  在一年级新生家长会上,我就把“从入学抓起,重在培养兴趣”的写作教学理念告诉了家长,得到了家长的一致拥护。他们表示愿意配合老师,这让我深受鼓舞。自此,“每周一文”活动开始了。从入学的第一周起,每个周五的语文家庭作业就是“说话”。第一周,我要求孩子向家长诉说本周最喜欢的一节课,并简单地说说为什么喜欢,说完后让家长记录下来。如果在表述中不够连贯,那么家长就让他重新说一遍,直到说流利为止。这个话题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并没有多少困难,再加上家长的辅导,这个说话练习就容易了。这个不算难的训练(即把话说完整、说连贯),可就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啊。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我让孩子说最喜欢的一个老师、最喜欢的一个同学、学得最好的一个内容、最开心的一件事、最不高兴的一件事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很直观的,孩子比较容易说,同时这些话题也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有意注意。一个多月下来,家长纷纷反映,孩子越来越爱说了,每周五回家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说话,说的句子也越来越多了,说话时的表情也越来越丰富了,家长也越记越有劲了。嘿!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嘛!趁热打铁,在每周一的晨会课上,我就选择有趣味的、有新意的、有想法的、有进步的片段读给孩子们听。每每看到被读到写话的孩子的欢愉、自豪、喜悦的神情时,我心中就有一种感动。我感动于孩子、家长和我自己的实践过程。
  这样的话题一般一个月为一个系列。为此,我作出了详细而周密的安排。到开学的第二个月,正值金色的秋天,我就命题为“我眼睛里的美丽”;第三个月是植物从秋天向冬天的一个巨变过程,我就命题为“它(植物)变了”;第四个月学生自己命题;第五个月为“冬天里的XX(事物)”。当然,还可以根据课文的需要适当地调整内容。到了第二学期,话题的开放性就更大了,内容更为丰富,不再是一月一换,周期更短了,这里不一一例举。此时,由于学生已经会写不少字了,就鼓励学生自己写作,不会的字用拼音代替。写完后第一件事就是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检查,并请他们提出建议,帮助修改。
  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其实包含了自己许多粗浅的想法。学生开始学说话从他们生活环境的改变说起。因为环境的改变给他们的感受最多,小学的学习不再是幼儿园的生活,他们想说的应该不少。接下来,季节的改变让植物的外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这是培养他们注意观察生活,观察身边事物习惯的开始。然后是说一些生活中的事物,让他们留心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这是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习惯。这一系列潜移默化的训练,丰富了学生的说话素材,为他们真正的作文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以及语文基础。
  
  二、 从简单写起,表达真情实感
  
  老舍说:“只有写,才会写。”正是因为一、二年级孩子没接触过什么写作文,因此到了三年级初学写作时,心理上会产生一种畏难情绪。而我在一年级进行了说话的训练,二年级开始训练写日记,学生在长期的日记训练中没有感到恐惧,他们渐渐地适应了写一则则小小的文章。
  写,需要素材,阅读积累语言材料是写作的基础。孩子的语文学习是一种语言积累,孩子的课外阅读也是一种积累。但真正要落实到写作上,还必须要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耳朵听,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起初的训练,内容很简单,可以是一句话,或者几句话,接着是写一小段话,真正地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即使是最简单的日记,孩子还是觉得无话可写。因此,必须要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所以开始训练时,我每次都规定内容,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比如从最简单的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写起,运用最简单的“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起。相信这样的内容每个孩子多多少少能写出一两句话来。再写写最近开展的班队活动,写写家里最近发生的事情,写写在路上看到或听到的新闻,写写自己最近看的新书,写写去奶奶家、婆婆家的感受,或者写写你最近和小动物的接触等等。这一系列的训练其实就是在引导学生养成勤观察、勤思考、勤发现、勤体验的好习惯,并把近日印象最清晰的、感受最深刻的东西,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及时写下来。表达的方式可以是写,也可以是画,还可以是说,用收录机录音。每次的训练不强调写很长,但要写出主要想说的话,做到让读者明白。尤其是对于后进生,只要能写几句通顺的话就已经达到了训练的要求。
  写作的关键在于真实,往往越真实的内容写起来就越简单。于是在每周的晨会中,我固定星期五这一天为“小作家交流会”,四小组各派一人,选择自己写得最好的日记读给大家听,并请大家提出修改的建议。听的同学既了解了读日记的同学心中的一些真实的想法,又学到了写作的方法。当然,每次不能总请写得好的孩子,因为那样的话,有许多孩子就失去了机会。所以老师要做有心人,在批改时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日记来交流。可以是内心有想法的,可以是写作有进步的,可以是良好的建议,可以是善意的指责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交流的对象,同时这样就给了很多孩子的机会。
  当学生的日记有长足进步后,我就不再规定写话的内容,开始放手让学生写写自己最想说的话,最想做的事。至于形式、内容不再有明确的规定。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无拘无束 。可以写对老师的不满,可以写和同学的矛盾,可以写家庭的琐事,也可以写心中的烦恼。当然,在学生写完这些内容之后,老师要做好批改工作。在批改中还要做好引导,要帮他们想办法解决一些困难,化解一些矛盾,改正一些做法等等,以取得学生的信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说出不愿意和别人说的话,才能把内心真实的感情向老师表达;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打开心扉、畅所欲言;只有这样,写日记才真有意义。我坚信只有勤于笔耕,不断练习,手熟才能生巧。久而久之,就能文思如泉,笔走如神。
  经过一、二年级的说话写话的训练,我跟着这帮孩子到了三年级。而当别的六年级老师又在为回头教三年级写作而愁眉不展时,我的内心却很踏实,也很充实。因为我知道,我的学生和我一样,他们也不会为写作而担心什么,他们和我一样的充实和踏实。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县第三小学]

低年段说话写话教学心得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