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讳饰”的修辞格,是指人们因有所顾忌不便直说或不愿直说,而用含蓄、婉转的语言把本意暗示出来,使之意在言外的一种修辞方式。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说明具体情景,增强表达各种思想情感的作用。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通过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回避了“死”字,既委婉含蓄地表现了作者不愿承认“马克思已死”这一残酷事实的极度悲痛心情,同时也表明马克思虽死犹生,他将永远活在革命者的心里。例如:“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句中的“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永远地睡着”,都是指“死”。对于马克思的死,作为最亲密战友的恩格斯,内心悲痛欲绝又不忍心直接说出,因而用了“讳饰”手法。而对于读者和听众来说,经过作者这么一“讳饰”,就感觉刺激性小多了,情调也缓和了,并且能与追悼会的氛围相吻合,更便于人们接受。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康县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