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作家、哲学家培根有句名言:“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许多大作家一谈起之所以“成名成家”,也无不同声答道,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多看了几本书。可是,现阶段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如何呢?
一、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一) 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 如今,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看电视是农村小学生的主要乐趣。电视代替书籍的情况在农村非常普遍。
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有了电脑,镇上也开设了游戏室、网吧,部分学生迷恋于游戏,更多的学生把课余时间花在看电视或看从小摊上买的廉价劣质的漫画书等低俗读物上。电视、游戏及低俗读物形成了一堵墙,阻碍着老师引导学生喜爱阅读的努力,而且这股阻力十分强大,不可忽视!
2. 学生看课外书只是粗略地了解一下,根本无心细细品味。阅读课外书总是囫囵吞枣,粗粗浏览,很少做读书笔记。即使做读书笔记也只是将一些好词好句抄下来,至于谈感受、展开想象,简直是天方夜谭。
(二) 家长不能为子女提供读书条件
在农村地区,大部分家长没有阅读的习惯。白天,家长们忙于干活,晚上已经很累,能安安稳稳看一会儿电视已是最大的享受,根本没有心思看书。他们自己很少阅读书籍,也很少督促子女去看书。在他们的心目中,只要能认真完成家庭作业,考出高分就是最理想的事情。如果看到子女拿着课外书在看,家长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问:“作业做完了吗?”高喊“先做作业”之类的话,他们认为孩子看所谓无关的书籍不如多写几个生字,多做几道练习题。
(三) 学校难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条件
现在,“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仍是农村小学的通病。许多教师,特别是非语文老师把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看做不务正业、浪费时间。
教师很少为学生推荐课外书,也很少为学生做指导。教师认为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才是最重要的。殊不知,这样做就导致了学生思路的偏狭,难以有创新的思维。除了针对考试需要的辅导书之外,家长几乎不给孩子买课外书。这就注定学生只能从学校图书室看到课外书籍,而农村小学图书室几乎形同虚设,大部分农村孩子无法从学校借到课外书。
二、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改进办法
(一) 教师、家长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正如《论语》中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最重要,激发学生兴趣是需要教师启发和诱导的。首先是榜样激励,榜样可以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心理,介绍一些伟人、名人的课外阅读故事,比如介绍马克思爱读书的事迹,马克思几十年如一日在图书馆看书,竟在地毯上踏出一条脚印路;也可以树立爱读书学生的典型,让学生向身边的人学习,培养起热爱书籍的兴趣。教师要多开展一些读书活动,适时展示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成果,比如组织读书笔记展、出版介绍课外阅读心得体会的手抄报等。作为家长,也要做好子女的表率,给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同时,家长应给爱读书的孩子精神与物质的鼓励。
(二) 学校、社会要竭尽全力扩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视野
1. 学校图书室作为学生阅读课外书的主要场地,应开拓课外书籍的来源渠道,充实图书室的藏书,做好图书的推荐,简化借阅手续,这对于学生课外阅读非常重要。
2. 班级可设立“图书角”,发动学生推荐自己最喜欢的5本书,登记编号,设专人保管,互相借阅,达到资源共享。
3. 家长应督促子女去阅读,帮助学生建家庭书柜,及时为子女购买书籍。家长每月陪孩子同逛书店一次,每次购买所需书籍2-3本,督促孩子按时阅读。
4. 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定期为学生推荐好的图书,做好阅读上的指导,在学校形成一个课外阅读的好氛围。
5. 向全体社会成员发起倡议:捐出一本书,传递一份爱,播种一份希望。相信每一位爱书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书能让更多的人去阅读。
(三) 老师、学生要同心协力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
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教师真正发挥指导作用,教给学生方法,做好督促检查;同时,学生也应配合老师,学会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首先,教师要推荐优秀读物。最常用的办法是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读物,如学习了《三打白骨精》,可以向学生推荐《西游记》,去体会孙悟空嫉恶如仇的品质;学习了《三顾茅庐》,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去感受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可以向学生推荐《水浒传》,去了解林冲以后的经历和命运。此外,还可以推荐与他们年龄特征相适合的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以及科幻方面的故事书等,让他们知道课外书籍犹如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充满神奇的魅力。
其次,学会阅读的方法,特别要学会精读与略读方法。教师要根据课外书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阅读课外书,有效地充分地利用时间。
第三,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养成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不仅可以加深对课外书的理解,还可以增加积累,提高写作能力等。比如读了一些优美的散文,可以摘抄一些好词好句或写写自己的感想;读了神话传说则可以展开想象,写写续文。
能力的形成得益于习惯的养成,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引导和培养。同时,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也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努力,只有教师、家长、学生都转变传统的观念,形成默契,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我们教师应努力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的世界,培养对书的热爱之情,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让书成为生活中的指路明灯。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淳县东坝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