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在文学名著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在学生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他们学习压力很大,因此喜欢网络文章、漫画等读物,以获得一种放松。对于“课标”要求阅读的名著,他们普遍感到乏味,没有主动阅读的欲望。这种对文学名著的漠视和疏远,不利于增强他们的人文底蕴,使身处现代文明的学生难免沾点野蛮气息。名著内涵精深,学生只有真正喜欢,才会愿意阅读,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人生。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成了教师教学名著的重要事情。基于此,笔者作了一次初浅的尝试——上了一节《水浒传》公开课。
【课前准备】
由于是借班上课,课前没有对学生提过多的要求,仅设计了一张预习作业纸,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前把课中推荐的两个精彩片段认真读一读,同时也想了解一下学生对《水浒传》的认知情况。
【案例描述】
导入:文学名著是我们成长的阳光,是滋润心灵的雨露。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文学名著《水浒传》。通过预习,老师了解到同学们对《水浒传》知道得很多,老师很佩服你们。《水浒传》的原著用古白话写成,有些字同学们可能不认识,但它并不影响我们对整本书的解读。
(预习作业上的注音,有些同学写错了一些,我作了订正)
一、 课堂互动探究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书中两个精彩片段的赏读,学习如何去读《水浒传》。
(板书:如何读?)
师:同学们,课前你们读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个故事,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生:喜欢,鲁提辖太有正义感了,他拳打镇关西令我看了很过瘾,他很勇敢,很机智……
师:那么文中通过哪些手法来表现这个人物的?写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
(幻灯片:(一)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品人物形象)
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的句子,归纳鲁达的性格特征。
示例:(鲁达)回头看着李忠、史进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
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鲁达见义勇为、嫉恶如仇的性格特征。
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自由举手发言,教师要求学生朗读原句时,能读出人物的性格)
师:哪一位同学把鲁提辖的形象综合概括一下?
生(齐):课代表。
(由课代表概括,师出示幻灯片)
(幻灯片:人物形象:武艺高强、性格刚烈、不畏强暴;急躁莽撞、性情冲动、嫉恶如仇;见义勇为、仗义疏财、慷慨大方;颇有心计、粗中有细、勇而有谋)
师:文中选的精彩片断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同学们知道《水浒传》中关于鲁达的精彩片段还有哪些吗?
生:大闹五台山、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
师:同学们,通过对鲁提辖这个人物形象的品读,我们知道读名著要读什么?
生:读出人物个性。(师板书)
师:接着我们来读下一个精彩片断《智取生辰纲》。
(幻灯片:(二)读《智取生辰纲》,赏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略)
师:同学们,通过读这个故事我们知道读名著读什么?
生:读故事情节。(师板书)
师:让我们进入下面的情境。
(幻灯片:(三)暑假期间,某中学开展了“我与家长共读名著”的读书活动。张家父子同读《水浒传》,当他们读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情节时,引发了一段对话。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对话:
崇拜英雄的儿子说:_________________。
身为律师的爸爸说:_________________。
此处幻灯片一出现,学生很兴奋,我在等待着他们举手,这时有一个同学提出:老师我们可不可以讨论一下,我说可以,要求他们讨论后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学生们便小声议论开了。不足两分钟,便有人举手)
生1(儿子):打得真痛快!鲁提辖不愧为豪爽仗义、智勇双全的真英雄,我想拜他为师。
生2(儿子):我们应该学习他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质,乐于帮助弱者。
生3(爸爸):我们是应该学习他,但打死人是要偿命的,我们不能盲目行事。
生4(爸爸):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鲁提辖的行为是值得称赞的,但在法制社会的今天,我们还是应该依法办事。
师:同学们的发言,说明你们读懂了《水浒传》的主题。鲁提辖包括梁山所有好汉,他们最后聚义梁山是因为什么?
生:官逼民反,对黑暗社会的反抗,对封建势力的一种反抗……
师:因此我们读名著还要读什么?
生:读懂背景、主题。(师板书)
师:同学们,在今天,像鲁达这样侠肝义胆、见义勇为的行为还是值得提倡的,只不过得以法律为准绳,所以我们读名著后要怎样?
生:懂得取舍。
生:知道哪些可以学,哪些不能模仿。
(师概括并板书:读后去粗存精)
师(总结):同学们,一部伟大的著作,具有永恒的魅力,感动着不同时代的的广大读者,这与作品本身的艺术特色是分不开的。清初著名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这样评价《水浒传》的人物形象:“《水浒传》写一百零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零八样。”金圣叹评价像“智取生辰纲”这样的情节为“绝世奇文”。《水浒传》中像鲁提辖这样鲜明的人物形象,像“智取生辰纲”这样生动的故事情节还有许多许多,下面考考同学们对《水浒传》人物情节知多少。
【拓展延伸】
水浒人物我来评,水浒故事我来说,从《水浒传》故事中选一人,结合情节对所选之人做出评价。为了方便大家的表述,我们试着用这样的句式来说:“我最(不)喜欢……因为……比如……”
(学生交流,每组推荐一人举手发言;师提要求:如果说的是相同的人物,集中在一起发言,这样做是为了方便比较,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也激发一些没有读过原著的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
师(总结):今天我们借助《水浒传》中的两个片段,感悟了作品鲜明的人物形象,了解了小说生动的故事情节,学到了阅读名著的一般方法。(回顾板书)同学们,浩瀚的文学海洋,有无数的宝贝等着大家去探寻,让我们发奋读书,在文学领域里走得更远、更远……
【教后反思】
本人认为此课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切入口虽大了一些,但收放较为自如,本课教学目标能顺利达成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通过预习作业指导学生预习。书中节选的两个精彩的片段较长,如果课上花时间让学生去读,那么本课的目标实现会有困难(时间不够)。如何在有限时间里了解学生对水浒的认知情况,预习作业便是正确的方法。
其次,注重课堂反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认知。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如在引导学生认识鲁达的行为是否合法时,我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引发学生思考,激起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讨论,从而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
第三,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舍。能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必有它流存下来的价值,但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时通过情境的设置告诉学生,梁山绿林好汉身上有哪些东西可取、哪些东西不可取,这样学生在阅读原著时就会减少盲目性,确立正确的是非观。
第四,名著推荐与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去读原著,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书中的精彩片段和丰满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教会了学生阅读名著的一般方法,达到了教学预设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