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018

[ 黄海燕 文选 ]   

尝试游戏课堂

◇ 黄海燕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的积极性和培养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成为教育工作者探讨的热门话题。教育工作者们力求寻找更高效、更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形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探索着,宗旨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得到乐趣,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能感到愉快,能点燃学生学习激情,做到高效低耗。从学生课间的聊天中我发现,刘谦玄妙无穷的魔术让学生心驰神往,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让他们津津乐道,情节永远不切实际,结局大多美满团圆的动画片对他们亦有着非凡的吸引力。静下心来,究其原因,他们的内心充满“幻想”,喜欢“美好”。生活如果没有了“欢笑”“神秘”“轻松”“思考”“成功”,那么何其苍白。我们追求高品位的生活,同样我们也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所以,如何在教育中添加“欢笑”“神秘”“幻想”“思考”“竞争”等调味品,成为我思考的重点。我觉得,让课堂游戏化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我尝试着在语文课堂中加入一场场游戏节目竞赛。竞赛由“主办小组”负责组织,其余学生组成各个学习小组参与竞赛。游戏是形式,教学是目的,游戏为教学服务。所以在提前一天的预习中,“主办”小组将为同学们指定阅读的课文,并附相应的不同层次的基础性和理解性预习题。要求“主办”小组设计的问题需明确,有层次性,兼顾知识与能力,力求创新与拓展。在竞赛中,学习小组轮流回答“主办”小组的问题。奖励机制的推出将会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办小组”预先设计不同分值奖给正确答案的竞赛参加者,老师也有不同分值奖给提出优质问题的“主办”小组。
  游戏课堂要做到“活而有序”,必须制定相应的规则,没有规则,游戏课堂就会乱而无章。在实践中,游戏节目课堂是以如下方式实施的:
  一、 在学期的开始,把班级里40个学生分成8组,每5个学生为一组, 从一到八号抽取一个号码,号码代表相应的“主办”的课题。
  二、 每个“主办”小组可根据主题的不同,设置相应的课时,设置相应的10个问题(8个问题在实际的提问和回答期间使用,两个问题作为备用)并准备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课前24小时将问题和答案提交给老师。
  三、 鼓励“主办”小组除了指定的阅读,使用原始资料构想他们的问题时,要尽可能地有创造性。
  四、 “主办”小组成员可以决定自己在此过程中的相应角色:(1) 发问者(2) 计时员(3) 记分员(4) 裁判长(5) 观察员(注视听众以确定第一个举手者)。
  五、 游戏节目开始时,“主办”小组使用卡片完全打乱问题的顺序,向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如果一个小组轮到时不能回答出问题,其他小组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六、 计时员确保每个问题最多8分钟,包括提问、思考、回答、判断、纠正,在40分钟的课堂中解决5个问题,还有一定的剩余时间就有分歧的问题进行有趣辩论。
  七、 允许小组查阅他们的书本。在竞赛游戏的课堂中,氛围是“欢笑”“轻松”“思考”“活泼”“有效”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激发,也进行了高效的语言训练,更多的是促进了情感的愉悦交流,享受了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道德情操和情感态度 ,发挥想象力,提高组织能力,促进彼此间的合作交流。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体会到团队的重要,形成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意识。
  当然,在游戏课堂的尝试和研究中,还必须切实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一、 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游戏课堂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课前对于“问题”的审核,课中的引导、点拨,课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的心血。
  二、 必须使游戏课堂既生动活泼、紧张热烈,又切实有效。采用上述的方式,无疑会使课堂生动有趣,轻松愉快,但决不能因此忽略切实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学习,课前指导和课后总结尤为重要,可以采用不同形式检查学习效果,使游戏课堂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让每个学生既心情愉快又各有收获。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

尝试游戏课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