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021

[ 陈 慧 文选 ]   

在美术课上写作文

◇ 陈 慧

  一次,与美术老师交流,得知美术学科正在学习设计“漂亮的鞋”“鞋的联想”“我设计的鞋”这一单元,学生搜集资料,发挥想象,已画出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功能的鞋,还设计出了许多与众不同、新颖别致的鞋,这几天,学生一直“置身”于琳琅满目的鞋的世界中。此刻,教语文的我立刻想到,该让学生把设计鞋的这一过程、感受写下来。我把想法与美术老师商量,美术老师爽快地答应了,决定在下一节美术课上举办“鞋子博览会”,然后让学生习作。学生一听说自己设计的鞋要展览,立刻来了兴致,跃跃欲试。“鞋子博览会”那节课的铃声还未响起,教室里已热闹非凡,学生一会儿出神地端详着自己的“杰作”,一会儿又忍不住看看别人的作品,看着、说着、笑着、闹着。开始上课了,美术老师先指名让几个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鞋。老师说:“看了你们的设计,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觉得你们都很有创意,都可以做设计师了。”同学们一听,个个欢喜。这时,老师话锋一转:“同学们,你们设计的鞋虽然独树一帜,但别人不了解,你看,著名的制鞋公司都看重广告,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关于鞋子的广告片,看设计师们是如何介绍自己设计的鞋子的。”大家看得非常投入,老师说:“如果你就是一位鞋子设计师,那么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推介自己的新鞋呢?给你设计的鞋做一次广告宣传吧!”教室里一片寂静,随之就传出了“沙沙”的写字声,看得出,他们已着力为自己设计的鞋精心做起了语言包装。一篇篇佳作诞生了。
  对此做法,我进行了反思。新课程明确提出,现代教学要拓宽学科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教学活动成果与本学科教学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在整合中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 学生发展:学科整合的目的
  新课程认为,学科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学科本身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在于人的素质的发展。因此学科整合的目的不在于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在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经验,通过多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丰富逼真的情景,让学生在探索新知与自我体验的过程中学习学科知识,形成审美情趣,调整思维方式。本案例的美术课中引进作文教学,实际上是融美术技能、审美情趣、文学修养于一体的训练,促进了学生思维、语言、情感的发展,提高了学生习作、绘画的兴趣与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张扬提供了新的空间。
  二、 教学空白:学科整合的链接点
  教学应赋予材料“第二生命”。现行教材存在着一些不足,有的缺少生活底蕴,有的缺少时代气息,有的缺少童趣童真,所有这些都拉开了学生与教材的情感距离,制约了学科教学的开展。而这些不足之处可能是另外一些学科的长处。因此学科整合能使各个单科教材得到某一方面的补益。专业学科整合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加法,也不是各学科对某一学科的无度契入,它是基于某单一学科教学内容的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有针对性的互补。因此,学科整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根据本学科教学的需求,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寻找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找准学科教学的链接点,在融合中将多学科自然地衔接在一起,形成不同学科知识的交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创设贴近学生生活、情趣的氛围,提升教材的亲和力,拓展学生探索的领域,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三、 言语表达:学科整合的媒介
  不同学科虽相互隔离,但是它们都需要言语表达。语文学科要发展学生的言语表达,数学、美术等学科也离不开言语表达,每一学科都关注它。因此言语表达就成了各门学科互通的媒介,成了各学科相融的桥梁。案例中,学生训练的是一种充满感情色彩,富有睿智的绘画言语,而习作则是一种文学言语,二者都是用来表达的工具。这堂课将两种表达手段加以整合,学生习作兴趣和水平得到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了发展,达到了双赢,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快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县教育局教研室】

在美术课上写作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