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长大多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小培养,打好基础是每个家长对自己孩子在现阶段的目标,而陪读往往是家长们最常用的教育方式,这不仅能马上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还能及时纠正孩子在学习中所犯的错误。当然看似有成效的背后,却也隐藏着弊端。
一、 陪读会助长孩子的依赖性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此时由父母陪读的孩子学习成绩往往比普通的孩子好一些。这表面看来是件好事,但久而久之,会助长孩子的依赖性。
二、 陪读会妨碍孩子的智力发展
独立思考是发展孩子智力的重要途径,孩子在独立思考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挫折走弯路,但他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振荡和磨炼,才会聪明,才能将书本上的知识融为自己的知识,经常以成人的思维去代替孩子的思维,对发展孩子的智力有弊而无益。
三、 陪读会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孩子读书,父母坐在一旁,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父母监督之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约束感越来越强,心情的压抑和无可名状的烦恼就会越多。这种消极的情绪,会降低学习效果,进而发展到厌学。
学习终究是孩子自己的事。陪读,只在孩子入学早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方面起一定作用,但它并非是长久之计,该放手时要放手,该不管时就不管,一直牵着他的手,怎么学会自己走?早些心理“断奶”,早些“学习”自立,才是明智之举。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青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