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 闹钟 小鸟,穿衣 下床 起早,刷牙 洗脸 早餐,上学 升旗 做操。”它是一个故事吗?不是,可是它有故事的情节。它是一首乐曲吗?不是,可是它有乐曲的旋律。“公园 绿树 红花,小桥 流水 宝塔,转椅 火车 山洞,滑梯 荡船 木马。”它是一幅图画吗?不是,可是它有图画的色彩。它是一首小诗吗?不是,可是它有诗歌的韵味……这就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成功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识字形式——词串识字。它围绕一个中心,将相似相关的词语放在一起,12个词语分为4串,每串词语表示同类名物,把它们组成一篇课文,读起来押韵上口,富有情趣。
如此富有情趣的识字课文,如何上出情趣和魅力呢?现结合自己执教的两篇一年级的识字课,谈谈词串教学的策略。
一、 激趣入境,情满课堂
《识字3》片段1
(上课伊始)师: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一个地方玩,这个地方有茂密的树木、美丽的花草、清清的小河……
(多媒体出示公园大门)师:看,只有读对了公园大门上的词语你才能进入公园游玩呢!(指名读词语、开火车读)
(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词、认字)
在教学一开始,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爱玩的心理特点,创设了文本情境、教学情境:小朋友,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既美丽又好玩的地方,想去吗?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参与欲望。接着我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公园全景图,学生眼睛亮起来了,公园对学生来讲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这一环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参与欲望更高了。
片段2
师:公园里还有很多好玩的呢!(出示词图)你最喜欢玩什么就尽情去玩吧!
(学生自由读:转椅 火车 山洞,滑梯 荡船 木马)
师:你刚才玩了什么?
生:木马。
师:玩得怎么样?
生:我玩得很高兴!
师:那你高兴地读一下。
……
师:这么多好玩的,小朋友一定玩得特别开心,还想玩吗?那就走进公园开心地玩玩吧!
把词串连起来自由读、指名学生读、齐读。
这一教学环节,我通过暗示、启发、煽情、评点等手段引导学生置身其中,进行聆听和吸纳、行动和体验,在有限的课堂里拓展无限的想象,解放孩子的身心,引导他们用自己个性化的体验去感应文本的脉搏,品味语言的精致巧妙,这样感性的触角和理性的视角形成交互的双维,语言学习和精神成长互为资源,彼此促进。
二、 词图挂钩,激活课堂
《识字2》教学片段1
(师展示闹钟和小鸟的组合,画面播放小鸟的喳喳声、闹钟的叮当声)
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答)
师:小朋友真聪明!(出示:小鸟 闹钟 )
师:谁来读准这个词语?指名认读词语:小鸟 闹钟 (重点指导读准三拼音、后鼻音)
师:小鸟在唧唧喳喳叫、闹钟在叮铃铃地响,你们看,太阳公公也被叫醒了。(出示红红的太阳,随后出示词卡:太阳)
(师同时出示:太阳 闹钟 小鸟,看图学词:男生——指名读,女生——齐读)
片段2
师: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闹钟正在鸣响,小鸟欢快地叫着,小朋友新的一天开始了。那么太阳、闹钟、小鸟它们三个想对小朋友说些什么呢?(指名说)
师:原来它们在催小朋友早起呢!谁来读准这个词?(出示:起早)
师:这个小姑娘按时起床了,接着她还会做哪些事情呢?
(指名说,相机出示相应的图片和词语:刷牙 洗脸 早餐)
师:你能边读词语边做动作吗?
(学生自由读,并把词用动作表现出来。
指名一学生上台分别做刷牙、洗脸、早餐的动作,其他学生猜词)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图片和小学生每天早晨的生活常规,引导学生图文对照,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如自由读、齐读、指名读等,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初步领会词语的意思,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掌握,在读中体验。例如在教学完穿衣、下床时,我说:“这个小姑娘下床后还会干什么呢?”小朋友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刷牙、洗脸、用餐。再如在读刷牙、洗脸、用餐这一环节时,我鼓励学生把词语用动作表现出来,做动作猜词语,边读词语边做动作……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更唤起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课堂活了起来,美了起来。
三、 游戏活动,乐在课堂
众所周知,一年级的课最难上,不是难在教学,而是难在组织教学上,所以从课一开始,我就说:“请小朋友坐端正。”学生马上坐得笔直,上课的过程中我也是不断地提醒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组织教学,而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很少见到了!随着新课标的实行,我们有些教师对其产生了某些误解,认为只要自由,不要秩序,一些必要的课堂常规没有了。而我想,在课堂上如何把握自由和纪律的关系,非常重要,因为再精彩的教学若没有课堂秩序作为保证,教学的效率是要大打折扣的。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我在《识字2》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游戏一:“请你跟我这样做”
课前,老师带孩子们做形体操,不仅舒活了身体,更激发了学生上课的情绪。
游戏二:“找朋友”“贴苹果”
复习导入环节,师带动全班同学拍手找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我的生字朋友在哪里?五位手举苹果生字卡的孩子一边读:床 钟 阳 穿 餐五个生字,一边跑到台前把苹果贴到黑板上,其他学生一起吃苹果读生字。孩子们在这样的游戏复习中,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下面的识字学习就更加兴趣盎然。
游戏三:“帮词宝宝排队”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写着词语的气球,我不小心把它们的顺序弄乱了,你能把这些词语按顺序摆放吗?
(出示:太阳 下床 早餐 闹钟 穿衣 起早 小鸟 做操 刷牙 洗脸 上学 升旗 )
(指名学生按顺序摆放整齐)
……
我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巧妙地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四、 书声琅琅,自主课堂
教学中我把“读”的思想牢牢地扎根于心中,采用了多种方式的读:学生练读、个别读、集体读、教师引读等,特别是学习公园景物时,在学生读得不够好时,老师给学生做范读,并把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交给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促进学生自主体验,识字任务也水到渠成。
教学片段:
师:今天有两个生字宝宝到我们教室,它们很想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你们愿意与他们交朋友吗?
出示今天要学的字:水、火
(1) 读准字音。
(2) 找朋友(口头组词)。
(3) 认识笔画名“横撇(フ)”。小朋友你是怎样记住这个“水”字(或“火”字)的呀?
(4) 先看书上笔顺再齐书空。
(5) 学生观察书写要点。
(6)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这课生字中的“水”“火”两个字,我就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己了解字音、字形并组词理解字义,通过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让学生自主发现书写要点。由于一年级学生刚接触写字,辨认字形不够精细,有的笔画比较难学,写字教学中老师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并给了学生细致的书写示范和要求。这样进行有扶有放的教学,学生学得主动,效果也更显著。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