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028

[ 刘荷玲 文选 ]   

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 刘荷玲

  给学生以自由,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快乐成长,这是新课改的诉求,也是新课改对老师的要求。
  老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大量事实表明,当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绝对”权威自居时,往往会采取不恰当的方式、行动来对待学生,从而加重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和缺乏自信心,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因此教师不能把教学参考书上的或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话当做“绝对的真理”,一定要允许有不同的见解,甚至是相左的意见,正确看待学生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比如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实际上是再创造,学生能够进入角色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在一千个学生的心中很可能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要肯定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独特感受。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学习语文,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教师要营造课堂教学自由的空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有的理解水平还很低,课堂上回答问题、发表见解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颇甚至是错误 。如果没有自由的空间,学生就会有顾虑:说错了怎么办?被同学嘲笑了怎么办?如果老师在学生回答出现错误、出现笑话的时候,很巧妙地加以引导化解,让尴尬不再尴尬,让嘲笑不再嘲笑,让顾虑不再顾虑,那么学生回答问题就不会有后顾之忧,就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当然创设教学情境也要有一定的技巧。创设情景恰当,学生融入其中,就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比如在教授《草原》一文时,单从文章入手就会有很多困难。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平原地区,以农业为主,很难想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大草原。这就需要老师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利用图片、多媒体影像资料,把学生带入风光旖旎的大草原之中,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一碧万顷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正悠闲地吃草,散步,远处的小河像一条明晃晃的玉带迂回……这种用音乐、图像渲染出的情景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情境体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入其境,爱其美”,在感到喜悦、快乐的同时畅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才会把教学引向深入。
  学生需要自由的空间,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营造这样的自由空间,只有去掉多余的限制,才利于学生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欢口中心小学】

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