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002

[ 赵 莉 文选 ]   

多媒体在培智学校的运用

◇ 赵 莉

  培智学校语文教师在现代化教育进程中,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解决智障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中所碰到的困难。采取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有:
  一、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弱智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色彩鲜艳的动态画面、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和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营造出入情入境的教学氛围,不仅可以作为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可以作为调控教学、优化教学过程的有效手段。如在讲授《警察》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看图认识各种警察,然后让学生热烈讨论警察的职责,我适时地让学生观看动画片《黑猫警长》,看过后,学生反响强烈,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对警察的印象。轻松之余,学生了解了警察这个职业,且课堂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适当地运用课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件可以发挥其声、像、图、文结合的整体性特点,课件提供的图片、动画、视频资料以其变动的形态和强烈的色彩,直观、形象地刺激了学生的无意注意。课件创设的情境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从无兴趣向有兴趣转化,从抑制状态向兴奋状态转化,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究转化。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地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弥补了注意的缺陷。
  二、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加大信息密度。在日常教学中,有效应用电教媒体,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加大课堂信息密度,拓宽智障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促使其以旧知化新知,形成合理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智障学生自然、和谐、健康、主动地全面发展。如教授词语“南京”时,就可以利用电教媒体让学生观看南京的中山陵 、雨花台、中华门、夫子庙……让学生欣赏画面的时候认识家乡、热爱家乡。
  三、 培养智障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与应用的能力。语文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教会学生理解,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这方面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夫子庙”一课的语言训练教学中,学生对夫子庙的认识从理解到应用跨度大,教学不易进行。我利用计算机设计课件后,可根据由浅入深原则,从夫子庙的小吃入手,再逛灯会,最后游览景点,并归纳成“夫子庙有……有……还有……”,画面上立即显示出句式来。这样的教学学生思维活跃,群体参与意识强,理解到应用的难点也就突破了。
  四、 借助多媒体优化练习,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让它来帮助教师完成课堂反馈这—个重要环节,使学生更快、更有效地获取反馈信息,并能及时矫正错误,从中感受学习的快乐,进一步达成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认识“中华门”时,为了让学生正确区分出“中华门”,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功能设计了“看图找中华门”的练习,学生通过移动鼠标点击图片,及时地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如果选择正确还可获得多媒体表扬的反馈信息。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决不能为赶时髦而流于形式。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得用多媒体,要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要而定,不能把它当做万能手段。因此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必须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一、 服务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教学媒体,目的是为课堂教学服务,决不能为放录像而放录像。
  二、 指导性原则。课堂上使用教学媒体是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在使用教学媒体时,要对它进行必要的解释。
  三、 发挥主体原则。在多媒体教学中,除教师的作用外,还加进了媒体的作用,但这丝毫不应动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相反要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此外,还要遵循针对性、适度性、启发性、科学性等原则。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秦淮特殊教育学校】

多媒体在培智学校的运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