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只有让学生多读而且“悟”,才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要把朗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教师要把学生熟读每篇课文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达到正确地读、流利地读、有感情地读这一基本要求。通常情况下,阅读课可分为三个步骤:
①初读。通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②细读。抓住重点句段,寓分析于朗读中,以指导朗读进行分析。
③精读。即品评语感,欣赏课文精华。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师不必多讲,而应让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与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在品评、欣赏中升华情感。
二、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朗读是理解课文的主要方式,要把朗读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边读边理解,读时要注意关键句段。如教学《山谷中谜底》一课时,有学生问:“为什么东坡只有雪松呢?”面对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描写雪松与暴风雪抗争的句子:“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如《船长》一文,字字情深、催人泪下,课文讲述“诺曼底”号轮船被撞遇难,全船的人一片恐慌,船长哈尔威镇静地指挥,最终使所有的人都脱险了,只有他随船悲壮地沉入了大海。哈尔威船长坚定、果敢的性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全文朗读的基调应是慷慨激昂的,节奏应是急促(指挥救援时)与缓慢(沉入大海时)并行的。学生通过朗读,激起思想情感的波涛,受到强烈的情感熏陶,进而从悲壮中获取力量,立志做一个像哈尔威船长那样的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益林镇明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