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10期 ID: 148765

[ 周健 文选 ]   

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 周健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增添了强劲动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不仅要扮演执行者的角色,还要扮演探究者的角色,要将新课程理念与自身的教学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教学改革的成效。在深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及时反思,回顾自身的工作,防止方向出现偏差。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几点误区进行分析探讨。
  一、语文教学过程一定要体现“自主探究原则”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开展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将原本的教师讲授转变为学生的合作学习,通过设计教学探究提纲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这样的教学设计本身是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走进了形式主义的误区,在向学生出示探究提纲之后,安排一段时间让学生进行分组研究,时间一到立即进行汇报。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对于许多学生没有研究清楚的内容,教师不是进行思维点拨,而是以直接揭示答案的方式匆匆结束教学探究过程,变相地将教学过程拉回到了教师单向讲授的局面。针对这样的教学现象,教师首先要从理念上准确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摒弃形式主义的架子,注重实际效果,不要为了教学表演而开展探究活动,而且要将教学活动的着力点放在启迪学生思维深入进行方面。其次,教师在教学互动中要有效掌控教学过程,侧重于对学生进行重难点学习方面的思维引导,在学生学习活动遇到障碍的时候,不是通过直接出示答案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应当开展启发引导,让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依靠学生的自主探究来攻克教学难点,真正体现教学的自主探究原则。
  二、语文教学手段一定要注重“科学合理使用”
  为了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成效,以及落实教学现代化要求,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入了多媒体手段,这是语文教学手段中一次重要的提升,对于提高教学的生动性、丰富性与情感性具有明显效果。但是,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手段的使用不够科学合理,具体表现为使用频率过高以及使用方式呆板,在教学过程中频繁地使用多媒体演示,不仅过多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不利于学生进行深度的思维探究,使用方式中常用直接播放课件的形式,与教学实际状况吻合程度存在差异。针对这样的使用误区,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在科学合理运用上面下功夫。首先要合理运用,每一节课上多媒体手段的使用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合理控制频率,一节课不宜超过3次;其次要科学运用,一般情况下不宜直接使用成品课件,而要结合教学实际需要进行完善,采取增加信息或者删减内容的方式进行修改,让教学课件与教学流程紧密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设计自己的教学课件,让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发挥更有效的促进与辅助作用。
  三、语文教学评价一定要强化“激励标准掌握”
  在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中,采取激励性评价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增添动力。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将激励评价的适用范围进行无限扩大,评价标准把握不好,导致教学中处处是表扬与激励,许多学生对于这种激励性评价已经产生了审美上的疲劳,内心的渴望程度降低,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弱化。对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一定要注重运用时机与标准。在运用的时机上,尽量多在班级公开场合对中后学生进行激励,让这些群体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因为这些群体受到的表扬相对较少,在公开场合进行激励,能够对学生内心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运用的标准上,则要区分不同情况,以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作为标准,来分别设定激励评价的标准,要坚持标准适当高于学生的能力水平状态,学生付出了努力之后得到鼓励,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对于优秀生与后进生,激励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教师一定要掌握好火候,让激励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整体学习积极性提高的有效手段。
  四、语文教学考核一定要实现“兼顾个体差异”
  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更多的教师将着力点放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教学手段的提升方面,对于考核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大多数教师还是采取“一张试卷定乾坤”的方式进行考核,这是不利于班级后进生转化的,他们始终处于班级后列,容易产生自卑、畏难、沮丧等消极情感,影响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一定要在考核中有效兼顾到学生的差异性,结合教学目标中的分层要求,对后进生单独进行考核,既要保证学生的考核要求与目标难度相一致,同时也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专门针对后进生的学习目标要求,设计难度稍低的试卷进行考核,保证学生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满意成绩,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应当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这些误区,对存在的问题予以改进,以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周健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先锋初级中学 226316)
  

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