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蕴涵丰富。作为主流的文言文更是群芳争艳,美不胜收。解读文言文,不仅可以滋养我们的语言,而且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启迪我们的智慧。而学习文言文需要积累大量文言实词和虚词,特别是虚词,虽然高中阶段只需掌握18个虚词,但是其词义却纷繁复杂,用法也多变。在平时的教学中,大多教师都是采用给学生归纳某个虚词,然后让学生去死记的方法。这种方法枯燥乏味,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变苦学为乐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经过思索和尝试,笔者引导学生运用文言虚词编写小故事的方法来学习文言虚词,效果良好,现将创编故事巧记文言虚词的方法介绍如下:
在语文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中,我们学习了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其中,我们学习了虚词“以”。“以”字有很多用法,作介词、连词、副词、复音虚词等。但我们按照记少不记多的方法重点记易混的,于是笔者给学生归纳了这几个句子“以(因为)其无礼于晋”、“敢以(拿)烦执事”、“焉用亡郑以(而)倍邻”、“若舍郑以(把)为东道主”。笔者把学生分编成若干小组,让他们根据句子中“以”字的用法展开想象创编故事,然后在全班交流,选出最好的给予奖励。这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纷纷踊跃创编,于是就有了以下的故事:
上网之苦
吾酷爱上网,以(把)上网为乐,吾以(凭借)上网知天下,晓世间之情,神游于四海之外。与奥巴马谈心,跟柏拉图对话。吾父以(因为)吾如此爱上网,荒废学业,常以(用)棍打吾。吾常以(因为)此郁郁不得终日。
依此方法在学习《劝学》时,笔者重点让学生积累了“而”字的用法。高考重点考查“而”字作连词的用法:表示并列关系,表示递进关系,表示承接关系,表示转折关系,表示假设关系,表示修饰关系,表示因果关系,表示目的关系。“而”用作代词,表第二人称,译为“你的”。首先,笔者在课文中找出了以下句子:表示并列关系,“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表示递进关系,“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表示修饰关系,“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表示转折关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表示承接关系,“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表示因果关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然后,笔者让学生根据以上句子中“而”的用法创编故事,于是就有了以下故事:
跃“农”门
某生丑而(表并列)贫,故致力读书而(表递进)日参省乎己。旦则早早而(表修饰)起,昼则整日而(表修饰)思,功到而(表结果)水渠成,其成绩优。其师赞曰:“青取之于蓝而(表转折)青于蓝”。一日,某生正苦读于教室,一贵公子过曰:“君而有意,同去上网?”某生决然曰:“而(表第二人称)翁总经理,而富二代,吾父一农民,吾穷二代而已(表语气),吾须苦读而(表承接)求功名。”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中的“之”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该文共出现二十个“之”字,几乎把文言文中的常用法都用上了。于是学习此文时笔者让学生用“之”字创编故事,笔者在文中找到了以下句子:用作代词,可译为“我”、“我们”、“他(他们)”、“她(她们)”、“这”、或者代事。“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定语的标志,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放浪形骸之外”“向之所欣”“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定语后置的标志,“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曾不知老之将至”“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音节助词,无实义,“暮春之初”“晤言一室之内”“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用作动词,“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根据课文中“之”的用法,学生又创编了以下故事:
春游
某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吾与生所之(到)河边,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虽无丝竹管弦之(的)盛,但吾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有面包、饮料、歌声也。亦足尽兴。
这样每课进行积累,高中三年下来就会把18个虚词全部创编为故事,高考复习时只需要把这些故事拿出来就能记住它们的用法。
在教学实践中创编故事巧记文言虚词的方法有以下几点好处:
首先,把枯燥无味的虚词识记变为有趣的故事创编,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其次,学生在创编故事的过程中全面地了解了各个虚词的用法,既是学习虚词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因为学生在编写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读原文,所以这也是对原文进行复习的过程。
再次,在编写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自己的语文知识积累,所以创编故事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过程。
最后,创编故事巧记文言虚词的方法,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积累了文言知识,而且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综上所述,创编故事巧记文言虚词是一种通过现实生活学习文言文的方式,符合学生富于想象、渴望创新的心理特点,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李孟兵 四川省屏山县屏山中学 64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