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10期 ID: 148775

[ 杨东伟 文选 ]   

浅析初中语文经典文本的解读方法

◇ 杨东伟

  语文阅读教学,就是指师生围绕文本开展的一系列的活动,通过阅读文本习得语文基础知识,感知文本主要内容,赏析文本的精妙之处,体会作者构思和写作的巧妙,领悟作者通过文章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感情,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等。这些目标的达成首先要求师生能够读懂文本的内容,而读懂文本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如何解读文本。解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更是实现阅读教学从课内向课外迁移拓展的桥梁。长期以来,经典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中一块相当难啃的骨头,更是一块必须占领的阵地。经典文本解读有没有易于操作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呢?在长期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同的老师可能使用不同的方法解读文本,不同的课文适合使用不同的解读方法。尽管如此,解读文本还是有其内在的规律和方法的,笔者认为其基本方法主要有三个:把握文本的写作背景、删除关键词句、抓住关键内容,从而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
  一、从写作背景出发有效解读文本
  背景,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写作背景,是作者创作文章时的现实环境和相关的条件。这些是作者创作文章时所面临的基本状况,是作者产生创作冲动的原因,也是读者正确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线索、正确解读文本的不可或缺的基石,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文章背后的故事,才能准确把握解读文本的方向。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是写父亲的文章中非常经典的一篇,也许这也正是人教版、苏教版教材编写者都将这篇文章选入教材的缘故。这篇文章主要是写在家庭蒙受双重不幸(祖母去世,父亲的差事交卸)之时,父亲用行动表达自己对儿子的爱,儿子也理解体谅父亲的深情。其实在这之前,朱自清和他的父亲是有一些隔阂的。他的原配夫人武钟谦生性活泼爱笑,与有传统观念的公婆性格不合,家庭矛盾重重,因此朱自清和父亲朱鸿钧在感情上也比较疏离。朱自清在写作《背影》的时候,为什么忘却了与父亲的种种不快,开始感念父亲的“好”呢?因为时运不济,朱自清不善操持生计,儿女又多,生活上捉襟见肘,深感生存的艰难。在作者对生活感到无奈的时候,他佩服父亲的生存能力,而自己是怀着深深的愧疚与自责的。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要注意适当补充,还课文一个本真,便于学生从创作背景的源头上正确解读文本。
  二、从关键词语的角度对比解读文本
  文章真切动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点就是关键的词语和句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要注意抓住关键句子中的重点词语,采用删除关键词句和原句进行对比的方法,体会关键词语使用的精妙,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促进作用,从而准确地解读文本。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鲁迅的小说《孔乙己》这一文本中,有很多表现力非常惊人的词语,引导学生很好地琢磨这些词语,解读文本就更细致入微了。“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中的“唯一”有什么深意呢?学生一时弄不明白,笔者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去掉“唯一”轻读,并再次轻读原句,反复轻读体会改句和原句意味的区别。学生最终理解到“唯一”是独一无二的意思,咸亨酒店里酒客分为两种,一种是短衣帮,另一种是穿长衫的。孔乙己喝酒的方式是“站”着,和短衣帮的方式一致,说明他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与短衣帮接近。但是他穿的是长衫,衣着上和穿长衫的一致,说明他向往穿长衫的人的社会地位,却没有穿长衫的经济能力。孔乙己喝酒的方式和衣着的矛盾,正说明了他是个与环境不协调的多余人,他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
  三、从经典句子角度深入解读文本
  一篇文章最精要的地方往往只有几处,特别是在阅读教学课堂文本的解读上。关键的词句往往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或抒情议论句上。抓住这些关键性的经典词句,也就抓住了解读文本的最敏感的神经。
  例如《孔乙己》一文,文章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看似矛盾的一组词语“大约”和“的确”,便可体会出孔乙己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活着的时候无人问津,死了也同样无人知晓,在人们心目中是个可笑、可悲的人物,从根本上阐明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他的毒害,抨击了当时的封建教育制度。
  纵观上文所述,解读经典文本是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而经常性的工作,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是阅读教学能否真正启动和深入下去的关键性工作。若要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写作背景,不望文生义,避免歪曲理解文本现象;可以删去关键词语,采用反复进行默读比较和思量的办法,体会文本的真义;可以抓住文章的关键内容,通过重点理解和突破来全面解读文本。这些都是针对单个文本的解读而言的。其实解读文本还有更大的作为,还有更加广阔的天空,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解读文本的更好的方法,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杨东伟 江苏省邳州市陈楼中学 221325)

浅析初中语文经典文本的解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