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在海外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为依托,针对成年人学习汉语时出现的语言焦虑现象,分析对外汉语课堂中学习者口语交际时产生语言焦虑的原因,并对此提出相应地教学对策。
关键词:对外汉语 口语教学 语言焦虑 原因及对策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日趋加快,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多,国际社会对汉语人才的需求大增,甚至国外许多在职的从业人员也都纷纷加入到汉语学习的热潮中。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汉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在社会的交际活动中,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教学从商,口头交际都占据相当的比重,因此培养成人学生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也就被视为汉语教学的重点。
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有自身的优势,比如已经有一定知识基础,目的性较强,理解力较强等。但成人在汉语学习中,“说”的心理障碍较大,怕字挡了路,怕说错被人笑话,怕发音不准,人家听不懂,因此宁愿闷头读书,不愿开口讲话,这些都是成人汉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种“说”的心理障碍就是语言学中的“语言焦虑”现象,对其产生影响的不仅包括智力因素,还包括非智力因素。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学者们逐渐认识到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认为在情感因素中,焦虑是影响语言学习的主要障碍。
一、关于“语言焦虑”
外语学习焦虑是“一种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的,在这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显著的自我知觉、信念和行为的情感情结”[1],它是由于语言课堂的独特性而产生的。研究显示,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也经受着一定程度的汉语学习焦虑,并因此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语言焦虑也是外语教学中教学工作者要对二语习得者进行指导的重要方面之一,对于学习者的二语习得具有很不利的影响。它不仅影响学习者的语言输出,使学习者使用二语交际困难,还会使得学习者难以接收语言输入,不能理解目的语所表达的意思,因而影响了语言的获得。
二、对外汉语课堂上的口语“交际畏惧”
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进行交际,因此,口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培养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口语课堂教学的重点,但是,学生在课堂交际中存在的畏惧心理会阻碍学习者提高利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影响对目的语的学习与应用。因此,在对外汉语的口语课堂环境下,消除学习者的“交际畏惧”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交际畏惧”的产生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一)学习者的个人因素
口语课堂上“交际畏惧”的产生,与学生本人的个性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性格怯懦、缺乏自信心和冒险精神的学习者比较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在口语课堂上,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尝试用新的词语或语法进行表达,而缺乏冒险精神的学生担心可能出现的错误或负评价而不敢在课上发言,于是形成恶性循环。学习者都是成年人,自尊心的强弱也是影响“交际畏惧”产生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自尊心较强的学习者比自尊心较弱的学习者更容易产生焦虑。
(二)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冲突
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者在母语文化基础上学习目的语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文化会产生一定的冲突。二语学习者对于目的语文化常常会本能地产生抵制或排斥反应。如果一个学习者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某种认同感,焦虑就会相对较低;否则,就会感觉到较强烈的焦虑。在交际开始时,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同,当实际情况与预期有差异时,便会引起文化的冲突,而后学习者就会感到痛苦悲伤、愤怒、自我怜悯、犹豫不决等,最终导致退缩不前。
(三)学习者对于话题的陌生感及教师对学生信息输入量掌控欠佳
如果话题对于学习者来说很陌生的话,也会使他们产生“交际畏惧”。一般来说,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或自己有切身体会的话题,不会产生焦虑感或者是焦虑感较小。因为对于话题很熟悉,所以有话可说,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心理状态也比较放松,而导致焦虑情绪产生的往往是让学习者感觉陌生或者是有难度的话题。教师对于话题的信息输入量对学习者是否产生焦虑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教师选择的话题信息输入量太大,超出了学习者的知识储备量;或者是针对话题进行表述时所需的信息输出量超过了学习者的能力范围,学生们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
(四)课堂环境的竞争性及学习者对于自身语言水平的不自信
学生的竞争天性和好胜心容易导致焦虑感。学习者之间的语言能力是存在差别的,当学习者把自己与其他同学做比较时,常发现别人成绩更高或课堂表现更好;学习者还会与理想化的自我表现进行比较,认为自己表现不够理想时,便会焦虑不安。同时,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表达或交际时,总会存在对使用目的语交际不流利、不正确的担心,尤其当学习者被要求在众人面前发言时,焦虑会加剧,产生畏惧心理。
三、教学实践对策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该注意从营造课堂气氛、鼓励启发学生、协调师生关系等方面人手,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学生的语言焦虑,更好地开展学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要克服学习汉语的焦虑,搞好成人汉语口语教学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消除恐惧心理,鼓励学生开口多练
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让他们懂得“说”是掌握一门语言的重要手段,会说也是掌握一门语言的标志。成人的头脑中已有一门语言的存在,即母语,而且这门母语已根深蒂固了,所以成人每学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都要有一个翻译的过程。若只是要求学生在心里默记单词,死背句子、语法、句型,这种学法最终会导致学生觉得汉语难学,甚至对汉语学习产生倦怠和恐惧、厌学心理。语言,它也是一种交流思想的工具,学了就要用,就要达到沟通与交际的目的,语言的能力就是“练”出来的。
对我们从事汉语教学的人来讲,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使学生开口讲话。要让成人开口说汉语确实困难,在开口之前他们总是顾虑重重,等他们终于开口时,说出的汉语句子不连贯,发音严重不准,甚至声音发颤或是口吃,效果确实不理想。越是这样就越不讲,越不讲就越怕讲,造成恶性循坏。因此首先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告诉学生只要学习方法得当,汉语也同样可以讲得跟他们的母语一样优美动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养成开口就用汉语的习惯。抓住课堂内外一切可能的机会去练习,自然会慢慢地好起来。
(二)协调师生关系,优化教学内容
情感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关心、对教学的责任感、在课堂上富有感情的讲述都可以使学生减轻语言焦虑。教师的言行会使学生产生激发或抑制学习的行为,教师的和蔼可亲可以化解他们心中的恐惧、疑虑,他们也就很放松地进入课堂状态。教师不能让学生感到平庸、乏味,一定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所教授的东西一定要准确且有切实的内容。教师一方面要发挥课堂的教学艺术,用情绪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地学习,师生密切配合,形成一种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性循环局面。
克服学生的语言焦虑,提高学生汉语学习兴趣的另一个方面是优化教学内容。首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研究口语教材,掌握重点,找出解决的方法。针对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及时向学生传输一些有时代感的语言信息,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听到的能在汉语口语课堂中得到反映。把学生的课外生活与汉语学习结合起来,以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成就,这样他们就会对汉语产生直接的兴趣,从而学好汉语,说好汉语。
(三)开设情景对话,丰富口语课堂
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可以缓解学生的语言焦虑。情景对话,即将对话放到有背景的画面中去,是一种真实场景的再现。因此学生在进行情景对话时,老师应要求他们要表现真实,尽量把自己放到真实中,好像自己就是扮演的那个角色。有情景的对话会使学生很快投入到一种欢乐的气氛中进行语言交流,口语水平也能较快地提高。有些情况下,汉语口语课也可在户外进行,教师可带着学生在校园内外进行口语训练,走出教室,以大自然为背景,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思维更活跃,话题更多,汉语表达自然会变得轻松自然。
学生在叙述一件事时,一开始碰到的困难就是找不到恰当的单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此时教师可以让他们跳过那个生词继续往下讲,鼓励他们在讲述的同时加一些手势、面部表情及身体语言,这些对促进学生开口说汉语有较大帮助。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当他们表达的意思实在不能被人理解时,可暂用手势、图画等各种辅助方式把它表达出来,经教师帮助补充后再慢慢地过渡到整个句子,这样学生们在表达时怕找不到相应的汉语句子、单词的困难就可以解决了。消除了心理障碍,学生也就慢慢地能做到乐于开口讲汉语,口语也就越说越好了。
四、结语
现代教学理论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学习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个人。因此,对于对外汉语教师来说,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帮助学生学会适应容易产生焦虑的环境则更加重要。教师在弄清学生语言焦虑产生的原因后,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到更为合理的应对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汉语的信心,提高学生消除汉语学习焦虑的能力,以取得更好的口语学习效果。
注释:
[1]Horwitz Elaine.K.HorwJtz,Michael.B.and Cope.Jo.Am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I986,P125—132.
参考文献:
[1]Phi1lps.E1aitne M.The Effect of Language Anxlety 0n Sudent s’Ora1 Test Performance and Attitudes[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2,P14—26.
[2]Young,D.J.Creating a Low—anxiety Classroom Environment:What does the language anxiety research suggest?[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3,P426—439.
[3]施仁娟.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应付方式研究[J].语言教学研究,2007,(2):99.
[4]王银泉,万玉书.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国外相关研究概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1,(3):123—124.
[5]Omagslo Hadley,Terrell,and Radin.Language anxiety from the foreign language Specialists’perspective Interviews with Krashen[J].Young,D.Foreign Language An—nals,P157—72.
[6]钱旭菁.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焦虑[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2):153.
[7]齐飞.语言焦虑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消减焦虑畏惧的话题选择策略研究[J].语文学刊,2008,(19).
(钟小琴 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3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