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10期 ID: 148783

[ 杜德灏 文选 ]   

以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效

◇ 杜德灏

  摘 要: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关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动向,针对以往教学过程中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一些方面进行调整。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过于重视灌输模式的现象,教学的应试性导向非常明显,忽略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注重提高教学成效,实现语文知识、语文技能和情感的“三位一体”目标,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语文 教学成效
  
  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高中语文教师不能够消极避讳,要勇于面对,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改进,重点是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以及综合各种教育资源,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素质化水平。
  一、师生之间构建和谐关系
  高中生大多处于17岁至20岁的年龄阶段,这一阶段正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应当兼顾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人文性、情感性。
  1.公平对待学生。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经验交流的时候都提及到,公平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为渴求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表现出不同的能力水平,教师针对这样的状况,不能够单纯地以成绩来看待学生,不能将一些成绩暂时落后或者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作为批评指责的对象,而要将每一位学生都当作自己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平等地对待全体学生。
  2.尊重学生。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备课,课堂上周密组织,还要求教师获得各种各样的教学信息,其中包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沟通活动,如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以获得学生对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活动的反馈信息,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3.关心帮助学生。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将学生的困难作为自己关注的重点。针对学习上的困难,教师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寻找机会帮助学生补习,也可以安排其他学生帮忙;在生活上教师要尽其所能为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程度,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手段的低下成了制约课堂教学成效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尤其是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为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讲授型的课堂教学是单调的,学生在这样单调的学习环境中很产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丰富的内容,以生动的形式活化课堂教学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许多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以形象化的多媒体演示代替枯燥的口头导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具有较大的帮助。
  2.用多媒体增加课堂教学内容。众所周知,语文教材的容量是非常有限的,但是要想全面完成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必须以大量的生动的信息作基础,教师才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游刃有余,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满激情,如鱼得水。许多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补充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效果,有助于教学成效的提升。
  3.用多媒体创设身临其境的气氛。语文教学是充满感情的,因此,教学氛围的创设显得格外重要。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诗朗诵、背景音乐播放等,让学生心灵产生感应,对教学成效的提高具有较大的帮助。
  三、促进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综合性目标要求我们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还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充分重视这一点。
  1.强化自主预习。许多学生在高中阶段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而仅依靠课堂上的时间来获得语文知识与能力,这使他们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发挥课前预习的作用,让学生将基础内容的学习放在课前进行,使其能够找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难点,为课堂教学节省时间并突出重点。
  2.强化共同研究。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方面,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立足于自己的评述活动,还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并且发挥主体作用。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调模式,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浓缩,设计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深入地进行思考,相互之间开展研究,在小组的学习中解决大部分的学习目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强化思维交锋。在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发挥组织与点拨的作用。在学生获得学习成果之后,让他们自己展示一下,以小组为单位或者自主回答,其他学生进行补充,遇到观点不一致的情况时进行辩论,让学生在思维的交锋中获得到学习成果。
  四、实施全面高效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深有体会,“一刀切”的教学标准会降低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兼顾到全体。因此,教师迫切需要对教育评价模式进行完善,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机制。
  1.提高教学评价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学生就应当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只有建立了与学生的能力相一致的评价标准,才能够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分层评价,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标准,对优秀生和后进分别进行拔高和降低,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在全班范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提高教学评价科学性。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标准大多局限于卷面成绩,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卷面成绩代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部成果,教师还要兼顾到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学习情感的体现等方面,将学生的进步程度、语文能力的提高以及主观努力程度等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在教学评价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更能够综合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状况。
  3.提高教学评价促进性。许多教师将能力相近的学生编成竞赛小组,让他们开展竞赛活动,这样的方式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还要注重发掘学生的闪光之处,加以表扬鼓励,让积极的情感成为促进学生投身语文学习的强劲动力。
  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拓展高中语文教学空间
  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还应当树立起“大教学”的理念,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延伸,实现课内外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1.开展专项研究活动。针对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外搭建平台,指导学生进行专门的研究,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如专题研究某一位诗人的写作特色、思想特点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开展语文竞赛活动。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尊心与上进心都是很强的,教师完全可以运用这一点进行拓展,在课外组织语文技能竞赛活动,发挥竞赛活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中生已经具有了较为独立的行为与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外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社会公益劳动、专题教育活动等,增强学生的生活感知,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由此可见,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为学生创造更加素质化的语文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杜德灏 江苏射阳县明达中学 224300)

以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