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10期 ID: 148790

[ 刘浩 文选 ]   

创新理念 有效提升高中生阅读能力

◇ 刘浩

  摘 要:就当前的高中语文来说,阅读是其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需要创新人才。而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其本身的性质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上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 阅读能力 培养 创新
  
  阅读是对书面信息进行认知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书面语的交际活动,是一种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言语活动。具体地说,阅读是对三种相互有关而又互有区别的信息(即形符的、句法的和语义的信息)进行处理的一种手段。
  阅读不仅是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较快提升高中生阅读的成效,教师应当针对当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开展针对性研究和创新,并对学生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以此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强化预习环节,提高学生阅读感悟能力
  阅读过程是一种再创造过程,是个体对阅读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和反馈表达的过程。因此,一定要强化对学生的阅读预习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分析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课前阅读活动中按照预习要求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感悟,在阅读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站在自己的角度汇总难点问题,为下一步探究活动指引方向。
  首先,要求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即使在进入到高中阶段之后,仍然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导致课堂教学中互动成效不高。对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学习必先预习”的学习习惯,并要求学生针对每一课制定预习计划,有效地提高阅读水平。其次,在预习活动中强化方法指导。掌握预习技巧是提高预习成效的关键,笔者在实践中从两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阅读预习效果:一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要求学生结合预习提纲以及教师提出的目标要求,开展针对性阅读预习活动,如文章的思想主题是什么,框架结构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等等,以此来提高预习成效;二是要求学生“抓住重难点预习”,在预习活动中,不仅要抓住重点内容与重点环节开展,而且要筛选出学习活动的难点,将其记录下来,增强课堂研究学习针对性。
  二、强化探究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成为整个活动的引领者、促进者与服务者,一定要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紧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与课堂有关的设计与组织活动,尤其是要将学习活动的主角体现出来,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组织探究模式的创新,让学生多思考多研究,在深入思考与相互合作之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笔者十分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探究欲望强烈、参与意识不断提高的实际情况,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为突破点,以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注重对学生进行优化组合。若要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就需要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学生单独学习的成效毕竟有限,只有将学生的智慧集中起来才能够有较大突破。其次,专门为学生设计启迪性较强的探究题。以此为载体,深入组织阅读探究活动,让学生以这些探究题为线索,开展研究学习活动,抓住重点词句、段落等,针对文章中蕴含的深刻寓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开展深度发掘,并进行相互交流探讨活动,以此来逐步实现学习目标。最后,在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研究得出学习结论之后,笔者指导学生再次进行交流与探讨,完善了学习成果,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阅读成效和阅读理解能力。
  三、强化拓展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
  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立足教学实际,从语文教材教学内容拓展开来,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首先,注重开展“类”的研究性学习拓展活动,通过对一种类型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开展研究学习活动,让学生获得分析的方法、阅读理解的技巧等,再以此为着力点,指导学生对其他同类型的文章进行阅读分析,让学生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得到提升,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拓展能力。其次,通过对“人”的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在这一方面,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阅读分析与理解,以此为切入点,拓展到作者的其他文学作品之中,开展综合性研究,从而感悟与总结作者的写作特色与思想特点。如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笔者以此为切入点,联系学生以前学习过的苏轼的其他作品,并结合部分课外阅读作品,进行整合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诗人高超的语言艺术与伟大的人格,在分析鉴赏与研究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综合阅读探究能力。
  四、强化活动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联动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活动的设计与安排,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提高学生阅读方面的综合能力。
  首先,将阅读活动安排穿插于语文课堂活动之中,在开展语文课堂活动的时候,渗透阅读技巧的培养,让教材分析过程成为阅读技巧培养的过程,让语文阅读活动与课堂活动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其次,要求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阅读量不足的问题,笔者要求学生按照每学期100万字的标准,制定阅读计划,详细到每一个月、每一个星期,按照时序进度进行阅读活动,并且突出阅读重点,将与作文写作、课文作者以及文章类型等方面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作为阅读重点,还要广泛涉猎反映当今时代变迁的名篇内容,扩展阅读视野。第三,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在笔者的统一要求下,学生都准备了读书笔记,将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好词句、语段等内容摘记下来,灵活运用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并且将自己的阅读体会写出来,如文章的写作特色、框架结构特点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阅读水平的提高。第四,笔者还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定期组织各类交流活动和竞赛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阅读教学成效。
  综上所述,在现今高中语文阅读训练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创新,只有这样,教学才能从单一的传授知识进入培养创造力的阶段。在语文阅读学习中,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学生。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教学实际,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目的。
  
  (刘浩 江苏省南通市栟茶高级中学 226406)

创新理念  有效提升高中生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