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10期 ID: 148786

[ 吴玉明 文选 ]   

浅议如何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吴玉明

  语文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单纯的文字,而要从这些文字组成的文学作品中理解与感悟主旨,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如果学生没有丰富的想象作为基础,就无法开展二次创造活动,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后,印象中只是一个个词汇,而无法对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生动场景进行感悟理解,也无法有效理解作品的主题,无法进入到文章所创造的意境之中,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一、让学生深刻领悟文字,张开想象的翅膀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揣摩文字,张开思维的翅膀,将枯燥的文字转变成生动的画面与形象,让文学作品在想象中变得活灵活现。例如《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优美的文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画卷。笔者对学生进行启发:文中用“脚踏上去”有什么样的用意?文中用“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与“没有声音,没有气味”相比较,多了一个“也”,这是在与一种什么样的熟悉情景进行比较?创设了一种什么样的优美情境?学生结合以往阅读的体会以及生活经验进行想象,很快思考得出文中这样的描写是在与下雪进行比较。学生从文字当中看到了一幅美景:一个秋日的早上,悄悄地推开门,啊,门前的小院里洒满了槐树落蕊,整整一层,就如同夜里悄悄下了一场雪一般,给人惊喜。悄悄地走上前去,踏上几脚,静静的,完全没有雪地里咯吱咯吱的声音,轻轻地捧起来,一嗅,没有气味,如同雪一般纯净,扫走之后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在这静静之中离开了。学生通过想象接近作者的内心,走进文章的意境之中,充分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
  二、让学生创设沟通平台,领悟文章的主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一点,就是学生的阅历、情感、文化等各方面与作者是有差异的,教师如果不能有效突破这一困境,是无法有效进行阅读指导的。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就是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想象与文本沟通,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领悟与理解。例如在《项脊轩志》中,“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表面看来是平淡无奇的,没有诗情画意,很容易被学生忽视。但是如果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学生与作者之间搭建沟通的平台,就能让学生感悟到文字中蕴含的深刻内涵。笔者向学生提问:作者悼念妻子,应该有很多话要说,然而这些都没说,却特地写了小妹们的话语,有什么用意?学生展开了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是为了点明主题,也有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写夫妻之间感情深厚,对于这样肤浅的回答,教师应当加以点拨。“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经过丈夫的讲述,了解了许多精彩历史典故,在南阁子的书籍中了解了广阔的世界,进一步开阔了视野,使自己的精神生活不断拓展,因此在回到娘家之后,带着自豪与兴致向小妹们讲述了阁子中的生活,可见,书斋中的生活虽清贫,但夫妻间情趣相投,可见伉俪情深,这是其一。其二,小妹们对阁中的读书生活非常向往,在这样的基础上,才会出现小妹们的提问“且何谓阁子也?”妻子转述小妹的言语时,那种音容笑貌也一定深深地留在了作者心里。其三,寥寥数语,正是悼亡时“未语泪先流”情景的写照。归有光的文章如同冰山,若缺乏想象,见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因此,学生只有开展丰富的想象,才能够感悟文章全貌,深刻领悟文章主旨。
  三、让学生拓展思维理念,擦出想象的火花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要强化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与能力。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名家名篇展开分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咬文嚼字》时,学生结合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运用缜密的推理与丰富的想象,对朱光潜“推敲之说”提出了明确质疑。有学生对无声的“推”知晓“鸟宿池边树”提出了疑问,诗作中的门应当是家门而不是寺院门;有的学生认为“敲”的动作可以生成以有声衬托出幽静的效果,运用效果并不差;也有的学生分析认为,文人雅士更应当采用“敲”的方式,这样更显得彬彬有礼、温文尔雅。从学生的分析可以看出,第一位学生对诗作内容进行了想象,即应当首先听到敲门的声音,而后才会见到树上受惊飞起的鸟儿,由此得出朱光潜认为的意境与诗作不相符合的推断是正确的;另一位学生从古代的礼仪入手,推理出“敲”是与情境相吻合的。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打开思维,在阅读教学中绽放想象的翅膀。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身心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学生创新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吴玉明 江苏射阳县高级中学 224300)

浅议如何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