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10期 ID: 148774

[ 邢德强 文选 ]   

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

◇ 邢德强

  语文教学好比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保证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下面笔者谈谈对语文教师应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并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教师不能把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要让学生自己充分地与教材交流。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就是搭了桥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笔者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们认识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教师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且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产生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并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获取知识。
  二、要做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
  教材的容量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却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光学会教材上的知识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语文教师若要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就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内学习走向课外学习。怎样才能做好开拓学生阅读视野的钥匙呢?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阅读的自由,比如在阅读内容方面,除不健康的书籍外,无论历史、科技还是社会方面的书籍等都可以读。2.做好阅读指导,如对学生怎样选书,怎样看书等都要作认真指导。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记读书笔记的习惯,阅读中提问题的习惯等。语文教师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帮助,而且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语文教师的这项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三、在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上做艺术感染的天使
  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这样做会适得其反,人文精神的传授重在熏陶感染。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语文理论知识,还要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传播到学生身上。教师要做艺术感染的天使,就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情感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这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他们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即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要有艺术性;行有风度主要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做学生的表率。最后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和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感受、创造这些美。
  四、在创新精神上要做学生的开路先锋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处于学生之上,如要求学生要听老师的话,要按老师要求的去做,似乎教师是真理之神,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容许学生对其有半点怀疑,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师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培养学生怀疑批判的精神。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为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笔者曾经给学生抄过这样一首童谣:现代教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这首童谣表现了学生对一些老师的讽刺和批判。一般老师是不会抄给学生看的,而笔者的这一举动,主要想进行自我批评,为学生做好示范。另外,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总之,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教师对自己的角色不断有新的认识,不管自己扮演什么角色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笔者呼吁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和良好的语文习惯,这是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
  
  (邢德强 山东省淄博师专附中 255100)

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