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10期 ID: 148792

[ 张志英 文选 ]   

作文教学中的心声

◇ 张志英

  写好作文,对不少学生来说是一件苦恼不堪的事。相信许多老师在提高学生作文成绩方面,也曾愁眉不展过。那么,写作文到底有没有捷径可走呢?事实上,“文无定法”,笔者个人认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虽然没有具体可循的捷径可言,但仍存在着一些因素,直接关乎着学生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言其为提高作文成绩的不二法门,难免有夸大其词之嫌,但在夯实学生的作文能力上,称其为不可或缺的因素,一点也不为过。
  第一,积累丰富的词汇。丰富的词汇能使作文增姿添色,并让文章变得生动、丰富和传神,避免语言的死板呆滞,没有生气和活力的毛病与弊端。生活里,笔者一向以身作则地带动身边的学生养成在阅读中积累词汇的习惯。学生在阅读中摘录词汇,不仅要从课堂教材上摘,还要延伸到从课堂外的阅读中摘录。随着阅读推进,从文中摘出的珠玑之词也越来越多,经年累月地坚持下去,荟萃的丰富词汇,自然就能透过你的心,循着你的口,借助你的笔,汩汩流淌而出。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坚持起来不容易。有道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你树立克服困难的决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第二,背诵名言警句。我们语文老师在批阅作文时,每每会为文中那些振聋发聩的名言警句,富含人生内涵的哲理箴言所折服,这就是名言警句的魅力。为此,笔者整理出“名言警句80句”,亲自下水带领学生去一条一条地背诵,一条一条地分析。背诵,同样是一件苦差事,但在一遍一遍的诵读中,一次一次不厌其烦的咀嚼中,你会发现这些名言警句能慢慢沁出滋润心田的活力来,其美、其甘、其妙,只能意会而难以名状。当学生能游刃有余、从心所欲地于文章中恰到好处地驱遣它们时,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就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第三,背诵古诗文。古诗文的背诵,既是对国学文化精华的回味、咀嚼、品咂和吸收,同时它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作文训练中提升文化品味。在作文中引用古诗文,不仅能使作文增添底蕴,更重要的是,往往能引起阅读老师的好感,继而在师生间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或许,一篇本该平凡的作文,因为有了对古诗文的巧妙移植,继而拥有了脱颖而出的条件。笔者选编的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文,多取自小学、初中、直至高中阶段必背的古诗文。选用这个范围内的古诗文,既是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回忆,同时也便于学生建立起背诵古诗文的信心和兴趣。
  第四,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广泛的阅读兴趣,是提高一个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基础。阅读,就如一扇窗口,能展示给学生一个多彩多姿的崭新世界。那里既有现实生活里的美景,也有超越现实的梦幻世界。不管虚也好,实也好,那里的风景,对学生生活的影响都是不可替代的。读多了,读久了,在学生的作文中,自然就能隐约发现读来的人、事和各种风物的影子,这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开端。一个经常读书的学生,其作文视野的开阔,作文思路的流畅,以及众多写作技巧的熟练运用,都是那些读书少或不读书的学生根本无法比拟的。
  第五,坚持写作练习。“业精于勤”,一个学生要真正练就过硬的作文能力,坚持写作这一关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一个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人,不一定就代表着他的作文能力也同样优秀。生活中我们不时会遇到一些“说优写愁”的人,关键就是说多练少的原因所致。笔者在教学生活中,一直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有条件的学生写网络日志。笔者一直持有这样一个观点,生活处处时时都有人有事可写,一个人的心情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时候,只要肯动笔,你总能通过或简约或细腻或长或短的文字,用笔写出一段段生活,牵出一份心情来。作文训练的时候,笔者还特别强调一点,就是提示同学们有意使用那些平日积累起来的新鲜词汇,去打破那些熟的不能再熟的词汇的束缚和约束,让每一次的作文训练都有一种文字上的新鲜感,继而让每一个学生保持一份长盛不衰的写作兴趣。
  “滴水穿石,绳锯木断”,任何一项功夫和本领的练成均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之事。只要大家坚定了目标,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相信不久的将来,学生也一定能练就那种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的作文本领。
  写好作文,看似没有固定的方法,实际上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以上几点心得,便是笔者自己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和作文训练过程中的体会,本着抛砖引玉的目的写出来,以便和大家切磋、交流与分享,更希望能得到同行的批评和指正。
  
  (张志英 山东省沂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256100)

作文教学中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