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学难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面临的共同问题,面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教师不能消极退缩,而应积极应对,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阶段,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更应当强化作文教学研究,注重教学创新,让作文教学走出困境。
关键词:初中作文 教学创新 探究尝试
针对目前初中作文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指导不得法、联系不紧密以及活动不丰富等问题,教师应当强化对这些问题的改进,提高作文教学成效,让创新成为推进初中作文教学深入开展的强劲动力。
一、以下水作文为切入点,注重直观示范指导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水桶与水杯之间的关系,教师如果无法写出优秀的下水作文,那么对学生的指导水平就可想而知了。教师的下水作文可以对学生的写作发挥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在分析领悟范文的同时,提高写作技巧。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一活动的作用,每次作文课上都运用自己写作的下水作文进行分析指导,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例如在描写人物的文章写作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抓住人物特点展现人物的思想品格,笔者选取了校园的门卫老大爷作为描写对象,从工作责任心强、关心学生以及坚持原则等方面入手,以生动的事例烘托出了人物的品德,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一篇文章在详略安排、中心思想、遣词造句等方面的特点,然后仿照这样的写法自己确定描写对象进行写作,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巧。
二、以阅读分析为着力点,注重能力水平迁移
初中作文教学活动不能与语文阅读分析教学割裂开来,要注重从阅读分析之中汲取文章的写作手法,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分析的同时,应当有意识地强化这一点,以实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为了让学生深刻掌握文中细节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笔者引导学生数一数课文中“父亲的背影”总共出现了多少次,思考一下每一次的特点是什么,作者的内心情感有着什么样的波动,让学生深刻领会细节描写在表现文章主题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细节描写的掌握,并要求学生在接下来的作文训练中充分运用这一手法。有了这样的指导与分析作为基础,学生在写作中注重细节描写的成效非常明显,如有的学生选取了母亲深夜为即将开学的孩子整理衣物、缝补被子等,较好地体现了细节描写的作用,将阅读分析中的学习成果有效转移到作文写作之中。
三、以配套活动为巩固点,注重潜移默化提升
造成当前初中生作文学习成效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应试教育压力下,许多语文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知识点的强化上面,对于学生的阅读活动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文学底蕴不足,学生的写作训练量偏少,写作能力提高不快。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开展了多读多写专题活动。在读的方面,要求学生每学期阅读量不得少于60万字,并且撰写不得少于50篇读书笔记或者读后感,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将阅读量进行统筹安排,每一个月乃至每一个周的阅读量是多少,阅读书目是什么,以此实现学生文学积累显著提高的目的。在写的方面,笔者利用每天下午20分钟的小练笔时间,强化学生的写作量,每天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学生进行现场写作,教师进行选择性地点评活动,在每周两节作文课的基础上,增加2-3篇的写作量,以量的增加为学生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四、以实践活动为拓展点,注重搜集写作素材
初中生毕竟涉世未深,因此在作文写作中的素材积累也就显得不足,难以写出高质量的文章。突破这一困境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起来,以社会实践活动或者主题活动作为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并在活动中进行认真观察与思考,积累素材,提高写作基础。例如,笔者利用学校靠近敬老院的便利条件,定期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开展献爱心活动,帮助工作人员打扫卫生,为老人清洗衣物、表演节目等,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既受到了尊敬老人的教育,同时也增加了生活积累。在每一次活动结束之后,笔者都组织学生谈一谈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与体会,并进行写作,由于学生具有了充足的素材,写作过程中思如泉涌,写出来的文章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五、以竞争活动为升华点,注重增强学习兴趣
初中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竞争意识与自尊心更为强烈,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对其加以运用,为学生创设竞争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搭建起展示的平台。笔者在作文教学活动中,通过开展读书笔记展览以及作文竞赛活动两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学习兴趣。每个月都组织一次读书笔记展览活动,将学生优秀的读书笔记收集起来进行展览,在学生中营造竞争的氛围,笔者对优秀读书笔记进行点评,提高学生对技巧的掌握程度。另外,笔者经常组织作文竞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欲望,激发了其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创新,优化教学活动,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胡元凤 江苏邳州市红旗中学 22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