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应用文写作能力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公共课程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脱节,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新途径,根据应用文文种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专业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 教学 教学法 实践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其教学任务是通过各种应用文体知识与案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较强的文书处理能力,以适应所从事的工作的实际需要。然而,在应用文写作实际教学中,“知识讲授+例文分析+写作练习”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写作练习中往往只满足于依葫芦画瓢,套用格式,与职业能力脱节,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笔者在应用文的实践教学中,尝试根据文种写作的需要选择教学方法,并不断反思不同教学方法收到的不同教学效果,以便在实践中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写作水平。
一、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
应用文写作能力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公共课程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大致有以下原因:
第一,许多高职院校强调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作为培养基本能力的课程,应用文写作教学并不属于专业课教学,它虽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没有得到重视。
第二,由于课程设置和课时数的限制,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知识讲授+例文分析+写作练习”,在课堂上讲授一些写作技巧,分析一些教材上的范例,然后让学生模仿范例自行练习,再收集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在课堂上点评。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对各种写作技巧和写作案例只能进行“蜻蜒点水”般讲解,学生学习兴趣不大,逃课的、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大有人在。如何将以往枯燥的应用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是需要每位写作教师不断探究的问题。
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是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应用文写作学习尤其如此。为此,笔者提倡根据授课的需要,针对不同的文种教学,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分析法、比较法、模拟情景法、项目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下面笔者着重探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项目教学法与模拟情景法的实践。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等要素构成,它基于职业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然后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被验证了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尤其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
应用文写作学习包括理论学习和实操练习,虽然不能如专业课那样基于职业需求的工作任务来设计工作过程,但笔者尝试将适用于专业课教学的项目教学法运用到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把应用文种的学习看成一个工作任务,然后围绕完成它来设计课堂活动。
首先,写作教学要运用项目教学法教学,不能省略学生的课前准备活动。分组讨论是项目教学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所以组建小组团队是进行项目教学法的第一步。为了方便课堂教学的秩序管理,在应用文写作的第一节课开始,笔者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要求每个小组以法定机构或组织命名。每次课前各小组会接到工作任务单,并按任务单上的要求查阅资料,找出相应文种的写作技巧及相关知识,然后由小组讨论生成答案以备课堂上各小组之间互评、老师点评。
其次,在应用文写作的课堂活动中,学生围绕老师设置的教学情境完成工作任务,各个小组开展的课堂活动包括:接受教师设置的工作任务——小组讨论、分析资料——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项目——学习评价等几步,例如在学习《广告文案》写作时,笔者设置的工作任务情境是某公司要为其产品促销制作一份宣传广告文案,各个小组课前已经接到工作任务单,收集街市上及电视中的商品广告,摘录自己认为好的和差的广告各1例,并查找广告写作的相关资料信息。在课堂教学中,经教师引导,接受工作任务后,各个小组展开讨论,分析完成广告文案所涉及的知识,利用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分工协作,有负责文案的,有负责美工的,有准备负责汇报成果的,大家共同协作来完成项目,并把这次作业的所有成果张贴在黑板上予以展示。在最后的学习评价环节,通过老师的启发、小组代表的成果演讲汇报、学生的互相投票点评等,进行广告文案的成果评价,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将这次课的教学内容轻松掌握,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归纳出写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相互合作,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共享资源和智慧,合作完成项目。项目教学法有别于传统的授课方法,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课堂也因此别开生面。
(二)模拟情境法
职业教育,究其实质就是就业教育,应用文写作也是为了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模拟情境法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探索、学习处理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应用文写作教学模拟现实环境,与实际工作生活联系起来,使各个文种的学习具有知识体验的真实性,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课堂互动的效果。
在应用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种需要设置案例,充分利用多媒体,从视觉上、听觉上模拟真实环境,辅助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为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如在讲授《通报》的时候,利用新闻视频引入:村领导渎职、放纵非法开采国家稀有资源稀土矿事件的发生,不但给下游农田和用水带来了严重隐患,而且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了大规模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画面大雨滂沱,电闪雷鸣,泥石流、洪水肆虐,道路损毁严重,情景十分惨烈,给学生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感情融入情境。接着笔者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为某县政府写一份针对村领导渎职、放纵非法开采国家稀有资源稀土矿事件发生的批评通报。再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通报”的概念、用途、作用、特点及写作要求,并分析例文,然后学生完成通报的写作练习,在学生交作业前,对照老师写的通报作业进行第一轮的自评与修改,让学生对此次的训练有一个统一的评价。
创设任务情境时,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尤其是要能调动学生相关生活阅历和工作、社会实践经验等,尽可能使情境多样化、生活化、趣味化,使学生愿学和乐学,做到因材施教。
三、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思考
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有利有弊,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点为线索,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改革“独角戏”、“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根据应用文文种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发掘其与应用文写作课之间的联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应用文写作的兴趣。
另外,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着教师授课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对从事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加强对这门课程的深入研究,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新途径,参加各种与应用文教学有关的师资培训,提升教学情境的设置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其次,应用文写作教学要结合专业教学,贴近市场需求,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写作问题,它要求教师应尽可能到企事业单位中去实践,以积累应用文写作经验。
参考文献:
[1]高静.高职写作课对教师的新要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11):68-70.
[2]张倩.项目教学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经贸,2010,(7):139-140.
[3]郭冬梅.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法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7):116-117.
[4]蒋英.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体系的反思与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5,(3):65-66.
[5]黄绮冰,生素巧.应用文写作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梁国英 广州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51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