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10期 ID: 148779

[ 李建平 文选 ]   

语文教材中自然美的运用

◇ 李建平

  所谓自然美就是自然事物和现象所显现出来的美,自然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长期的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之中的自由使得自然人化和人自然化,从而形成了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这种审美关系显现在自然对象之上就是自然美。文艺作品中的自然美,主要是通过话语产生的中介达到精神生产的一定自由从而逐步生产出来的。
  语文教材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并通过课文范读、分析内容、说写训练等各种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充分感受自然美,正确鉴赏自然美,准确创造自然美,这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呈现是以课文为主的,所以课文内容是以学生耳听、眼看、口读而直接感知的材料,而读范文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兴趣、树立自然美的意识、增强自然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一、课文中的自然美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自然美审美教育,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格,对学生美丑观、是非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材中有大量的篇目都是给学生进行自然美教育的绝佳教材。
  1.课文中的景物自然美
  写景历来是大多文体不可或缺的内容,我国古代的诗词就一直沿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所以在古诗词中自然美表现得十分突出。例如《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它描绘了辽阔的草原,天地之间,无需参照,浑然一体,给人一种雄浑、壮阔的审美感受,能激发人们的豪情和对草原的向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描绘的在水天一色的广袤背景里,半轮红日,一抹晚霞,水天相接处孤鹜从地平线扶摇而上,黑色的身影镶嵌在血红的晚霞里,好一幅壮丽的景象。但壮美之外,又饱含了作者如腾空之鹜,欲展宏图,却仕途无门,郁郁返乡的莫大失落和惆怅。作者用自然景观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我们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脑海里再现这些自然美景,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其审美品质,从而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
  2.课文中的语言自然美
  语言美表现为语言的音韵和节律所产生的通感和共振的效果。这种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诗经》,汉乐府,唐律诗,还有宋元的词曲,本身就有音乐的成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等等,这些语言都有音乐感,或铿锵,或婉转,错落有致,加上音韵的修饰,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的意境、音韵、节律等自然美让这些作品带给人们心旷神怡的审美享受。让学生在课堂上去领会这些,能使学生的情绪得到宣泄,心灵得到净化,审美情趣得到升华。
  二、在现实中感受自然美
  自然美包括天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天然美是以天然事物为审美对象所引起的人的美感体验,像美丽的北国风光、桂林山水、月光下的荷塘、名胜古迹、草木虫鱼、园林田野都可以成为美育素材。社会美是以社会生活为审美对象所引起的美感体验,像英雄人物,优良传统,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助人为乐等,生活中的每个角落都蕴含着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抓住审美契机,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自然美,增强他们对美好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从而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力和审美判断力。
  三、在写作训练中创造自然美
  在阅读鉴赏中,体味大自然和科学中的自然美,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语文教材中名篇的语言或生动形象或幽默诙谐,妙趣横生,人物形象生动,寄寓了作者自己的人生理想、精神追求和价值道德取向。在学生领略了文章的美之后,教师还得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用美的形象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八年级教材中的《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情感炽热的文章,教学时先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并认识东北三省的富饶美丽: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笔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作者一口气历数了这些让人不可忘怀的自然美之后,笔锋一转,“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这种流亡者对沦陷故土的火一般的思念之情,自然地产生,并迅速蔓延,作者激荡的情感喷薄而出。教师引导学生去体验这种情感的生发过程,唤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点燃学生写作欲望,从而达到对这篇课文的最佳审美效果。
  培养学生创造自然美的能力。作文教学为审美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学生尽可以自由地选择,率性地以我手写我心,给学生表现自然美、创造自然美提供了机会,同时也能使其写出声情并茂的作文,提高了学生的表现美的能力。
  (李建平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第八中学 457000)

语文教材中自然美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