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流行语中,“萌”系列的词语频繁出现,如“萌女郎”、“最萌媳妇”、“卖萌”等,这些词语中的“萌”已经超出了词典解释的范围,那么“萌”被赋予的新义到底是什么?新词义的来源又是什么?面对“萌”新词义的出现,本文拟结合相关语料对新词义的“萌”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
一、“萌”新词义的来源
在“萌女郎”、“卖萌”中,“萌”的词义以新的面貌出现,对于“萌”新词义的来源,首先从汉字的本义进行探讨。根据《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萌”指“植物的芽;草木发芽,比喻事情刚刚显露的发展趋势或情况”。但用在“萌女郎”、“卖萌”中似乎解释不通,鉴于20世纪以来日本御宅族和其他的动漫爱好者用这个词来形容极端喜好的事物,通常是对女性(尤其是动漫的)而言,因此“萌”用“开始吸引目光”作为它的引申义。如今,相貌可爱、讨人喜欢的男性甚至非生物也可用这个词来形容。该字属于日语从汉语中吸收的汉字词,写作“萌え”,“萌え”一字是由“燃え”变化而来,“燃え”本义是指人们看到美少女角色时,产生一种热血沸腾的精神状态。为了区分因看到美少女而热血的状态,与传统热血状态,就借用“萌え”来形容,这样看来“萌”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外来词,而是日本人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汉字进行了再创造,所以新词义的“萌”是汉语和日语糅合后的汉字新词。
二、新词义“萌”的用法
对于这个新“萌”的含义,很多人不甚明了,却也盲目跟风般地在使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区分不同的用法,对其意义进行辨析。下面从词性角度分析“萌”字新用法。
在对大量语料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分析归纳出新词义的“萌”字有三种词性:形容词、名词、动词。
1.形容词用法
形容词的“萌”,表现为“萌”的性质、状态,有可爱、性感之意。例如:
(1)最爱萌女孩(搜狐网)
(2)萌女郎,即每天都会花上大量的时间穿着打扮,把自己打扮成二十甚至十几岁的样子,并以此为荣相互攀比。(慧聪网)
(3)萌明星,即可爱的明星、刚出道的明星。(百度贴吧)
(4)海清饰演最萌媳妇,即媳妇可爱又开朗大方。(网易评论2011年春晚小品)
例(1)-(4)中“萌”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能够受程度副词修饰,表示可爱、性感之意。形容词用法在使用中是相对广泛的。
2.名词用法
名词性的“萌”主要说明“萌”这种概念。表现为刚刚从脑海里一闪而过不夹带其余杂质的美好的感情,令人喜欢的感觉,以及令人愉快的样子。例如:
(5)两大主角在片场,无比活跃,还经常对着卖萌。(新浪网)
(6)教你如何快速低价“买萌”(96U游戏网)
(7)萌是一种境界。(宠物社区)
例(5)、(6)中“卖萌”、“买萌“的“萌”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与述语“卖”“买”结合紧密形成述宾结构。(7)中的“萌”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作该句的主语,表现为“萌”的这种行为。名词典型的句法功能是作主语和宾语,因此该结构中“萌”为名词,指一种可爱的样子,“卖萌”即“卖弄可爱的姿态”,是一种讽刺的手法。例(6)中“买萌”与“卖萌”结构相同,因此“萌”也可为名词,指网络游戏中的道具。
3.动词用法
动词性的“萌”,指使人从脑海里闪过一种不夹带杂质的喜爱、欣赏的美好情感,对某些东西有执著情感的坚守。例如:
(8)动画片的人物中,我萌小樱。(网易论坛)
(9)这个颜色萌到我了。(时尚综艺《女人我最大》)
(10)47岁的大妈萌起来像个少女。(39健康论坛)
(11)真版阿拉蕾萌翻网络。(新华网)
例(8)中“萌”出现在谓语的位置,带宾语,是动词典型的句法功能,形成“V+O”结构的动词用法,语义上表现为对人或事物执著情感的坚守。例(9)中“萌”的动词用法是“V+到+N”结构,语义上表现为这个颜色使我心动。例(10)中“萌起来”可有两种分析法。首先,可以是动词。与“萌+起来”相类似的语言现象有“跳起来”、“跑起来”等,通过类比得出“萌+起来”中“萌”是动词。其次,“萌+起来”与“高兴起来”、“快乐起来像个天使”等语言现象类比得出“萌+起来”中“萌”也有形容词词性。同样,例(11)中“萌”的用法可概括为“萌+翻+N”结构,从社会认可角度分析,人们容易接受该格式中的“萌”为动词,语义表现为真版阿拉蕾在网络上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喜欢、欣赏的情感。
根据语料中词性用法的多寡,形容词用法的可接受度要高于名词用法和动词用法。
三、对“萌”新词义要准确理解、合理使用
由于“萌”的词义较多,继“萌女郎”、“卖萌”后,又出现“萌宠”、“萌猫”、“萌商品”等词,新词义的“萌”本指有生命体(尤其指人)的尚未成熟,尚未表现出来的内在美感在不经意间外露,给人以可爱、惊艳的感觉;用在描写成年人时,主要表现在心理上延迟自己的成熟期。但语言本身是千变万化的,并没有绝对固定的原则,新词义的“萌”逐渐用来修饰无生命或非人的事物。“一部作品”是无生命的事物,可以说“作品很萌”,此句的引申义为“这段故事的角色很萌”。可见,“萌”修饰无生命或非人的事物是新词义的“萌”在语用上的延伸。
另外,“萌”与“性感”有点相似,由于日本御宅族和其他的动漫爱好者用这个词来形容极端喜好的事物,通常是对(尤其是动漫的)女性而言,这常常是出于异性视角对女性的评价。所以“萌”也就带有了“性感”的意味,男性认为女性“性感”,女性一样可以认为男性很“性感”。与“性感”不同,“萌”是一种“发乎情,止乎礼”的感情冲动,一种对可以成为恋爱对象角色的好感。“知好色则慕少艾”是人性,这只是一种情感的悸动而已,是美好和正面的。
通过对流行语“萌”的分析,我们认为,“萌”以及“萌文化”的产生是人们自觉选择,满足表意需要的产物。同时,“萌”新词义的出现也是人们观念变化的产物,人们的观念认同感在不断增强,促使人们把从前不被承认的心理活动变成人们认同的一种心理状态。“萌”新词义的出现,预示着人们随着社会的变化,也在不断地适应观念的变化。同时,语言时尚是社会语言生活富有活力的表现,其中所创造的富有活力、生命力和艺术魅力的表达方式必将为共同语规范所吸收,从而丰富语言系统,推动语言的发展。
(吴瑛健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1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