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10期 ID: 148754

[ 王欣 文选 ]   

爱是一场缠绵的毒

◇ 王欣

  摘 要:《恋爱的犀牛》是小剧场戏剧篷勃发展时期的产物,是导演孟京辉提倡先锋戏剧的代表作之一,从开演之日起就很叫座。但这种叫座并不是对广大观众审美趣味的迎合,而是通过戏剧表演和舞台时空的自由,运用戏谑荒诞的表现方式,表达了现代城市人孤独的主题,从而促使人发起对精神的扣问,对生存意义的追寻。
  关键词:小剧场 戏说 孤独 精神追问
  
  《恋爱的犀牛》是导演孟京辉实验戏剧也即先锋戏剧的代表作之一,从99年首演至今,历经四次改编,久演不衰。据统计,《恋爱的犀牛》被各个剧团演出的场次已逾千,体现出现在人们已把走进小剧场看剧当作一种时尚。小剧场戏剧在英语中泛指一切剧场比较小、观众比较少的戏剧演出(包括实验戏剧和非实验戏剧)。目前我国学术界普遍接受的说法即小剧场戏剧在性质上是实验戏剧,在空间上是较小的剧场里演出的戏。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在20世纪80年代的戏剧危机中崛起,在重新审视、学习、继承中国古典戏曲的丰富传统的同时,不断吸收借鉴西方现代戏剧富有探索性的成果,并为了适应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变革而深化,其作品创作与舞台艺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林兆华、牟森、张广天、孟京辉等的作品为代表。
  孟京辉自20世纪90年代起走上“实验戏剧”的舞台,1991年与中戏的同学组成了“穿帮剧团”,排演《秃头歌女》、《等待戈多》,1992年、1993年的《思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994年的《我爱XXX》,1998年的《坏话一条街》、《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1999年的《恋爱的犀牛》、《盗版浮士德》,2001年的《臭虫》直到2008年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等,几乎每部戏一上演就引起戏剧界的重视和争议。
  《恋爱的犀牛》讲述了犀牛饲养员马路和女邻居明明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残酷而浪漫的爱情故事”,马路疯狂地喜欢明明,明明却竭力地推开他又奋不顾身地要投入另一个人的怀抱。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里,爱情是什么?人们想要什么?爱情能否经得起诱惑就成了一个个期待人去解释的问题。
  一、荒诞戏谑的表现形式
  不求复制自然生活的日常行动,不求戏剧冲突合乎逻辑的展现,不求风格的悲剧性或喜剧性,刻意表达创作者强烈的主观意图,质问或颠覆很多关于人类社会、思想感情、理想愿望、爱情生命、艺术与人生的重大命题,这就是孟京辉“先锋戏剧”的追求。段奕宏版的《恋爱的犀牛》布局简单,色调昏暗,整个舞台布景由五片暖气片、两面大镜子构成。戏剧表演和舞台时空的自由,使其增强了抽象性,所以导演就穿插了许多戏谑、荒诞的成分来提高戏剧的观赏性。在第二场,牙刷(人名)出场即带着浓厚的商业广告气息。“凡购买我们公司钻石牌钻石型钻石牙刷者,将得到汇晨公司带给首都人民的‘赠、送、给’真诚回报,何为‘赠送给’?这位先生又问了。‘赠送给’就是我们将免费赠送给您两支钻石牙刷。”消费者在鱼目混杂的广告中迷失了自己,最后都不知道到底“一支牙刷多少钱?”商业无孔不入,它告诉我们:你不会英语,不会计算机,不会开车,你OUT了!商业气息不仅混淆视听,而且消释了爱情,连恋爱都可以训练。在第五场的恋爱训练班中,教练员说莫扎特的音乐非常适合制造恋爱的情境,这时插入的却是戏谑似的小调,“俺是个公社的饲呀么饲养员哎……养过的小猪崽一呀么一大群呀……”,让人哭笑不得。这是一个什么都不必当真的时代,连爱情也是如此。第十九场,马路疯狂地追求明明,为了她很努力地学电脑、学英语、学开车、弹琴、写诗、唱小夜曲,他想让自己变成社会要求的那种人,他以为只有那样才是成功人士,才是明明想要的。他的一切努力在他朋友的眼里全是戏谑,而且这种努力并没能换来明明的好感,明明对他只是一味地拒绝。于是他的朋友们为拯救马路导演了一出“爱情闹剧”,他们请了两个漂亮的女生红红和莉莉来扮演与马路的偶遇,希望马路能从明明的感情中走出来。为此,她们设想了“马路被车撞、莉莉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红红受伤,带病为马路熬鸡汤”这两种荒诞剧想,达到“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结局。就像大仙(剧中人名)说的,爱情跟喜剧、体育、流行音乐没什么不同,是为了让人活得轻松愉快的。他们对爱情的戏谑,使爱情可以像任何东西,就是不像爱情本身。这种戏谑并不是简单地为了迎合观众,也体现了当代青年对爱的迷茫,对人生的迷茫。
  二、孤独主题
  “爱情,什么是爱情?”
  “这是一个物质过剩的时代,
  这是一个情感过剩的时代,
  这是一个知识过剩的时代,
  这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
  这是一个聪明理智的时代,
  这是一个脚踏实地的时代。
  我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我们有太多的东西要学,
  我们有太多的声音要听,
  我们有太多的要求要满足。
  爱情是蜡烛,给你光明,
  风儿一吹就熄灭。
  爱情是飞鸟,装点风景,
  天气一变就飞走。
  爱情是鲜花,新鲜动人,
  过了五月就枯萎。
  爱情是彩虹,多么缤纷绚丽,
  那是瞬间的骗局,太阳一晒就蒸发。
  爱情多么美好,但是不堪一击。
  爱情多么美好,但是不堪一击。”
  全剧一开始就用忧伤的旋律告诉人们:爱情虽然美好,但是不堪一击。爱情是盲目的,恋爱中人们的视力就像弱视的犀牛。爱情也是孤独的。马路对明明的好,明明全都视而不见,而是义无反顾地爱着那个本剧自始自终没露面的主人公陈飞。她愿为奴,只要追随着陈飞,而马路把让她幸福当成他唯一要做的事情。情节性在本剧中得到颠覆,时间、空间都成碎片,导演弱化了情节性,使观众更专注于人物的内心,用理性思考代替了感性接受。马路的爱情,不仅他的朋友不懂,连明明都不懂,所以他只能对着他的犀牛自言自语。第二场,在楼顶上马路与明明的相遇,马路在说着他的犀牛,明明说着陈飞带给她的苦恼,两个人各说各话,融不进彼此的生活。马路为了能捕获明明的芳心,参加了恋爱培训,教练给上的第一节课就是教人如何倾诉。“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从未像今天这样成为人的基本生活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如果你爱一个人十分,而你只能表达出一分,还不如你爱一个人一分表达十分。”不会表达也是爱情盲目的一种吧,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给人造成一种失语的状态,你要寻求别人的了解就得合理的表达自己。恋爱培训课上同学A、B、C、D、E等不同的声音反映了当代人的爱情现状:孤独,不相信誓言,渴望真爱,愿意为爱情付出一切。而当面对诱惑的时候呢?在开场,广播员就说了要在这座城市建一座世纪大钟,为了纪念这座大钟的建成特意发行一种彩票。开奖日期公布了,一等奖奖金500万元。
  市民A:如果我得到了这笔钱,我会在家乡盖一座世纪希望小学。
  市民B:如果我得到这笔钱,我全部用于在新世纪和外星生物建立联系。
  市民C:为大气污染贡献我的微薄之力。
  市民D:全部用于还债。
  市民E:买钻石耳环!
  市民F:出国。
  市民G:买房。
  市民H:全部买成伟哥。
  一切与爱情无关。结果公布了,得奖的是马路。他欣喜,狂热,抱着一箱子的钱跑到明明的窗前,以为终于可以给她承诺的幸福了,明明却冷冷地推开了他,他想把自己的一切都给她,她却讨厌他的一切。此刻马路的心是孤独的,盲目的,当他看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不再有方向的时候,他劫持了明明。他爱得发疯了,他不知道这个前一夜还和自己温存的女人怎么可以第二天就换了嘴脸。她把他当成了陈飞的替身,把所有给陈飞准备着的热情施舍给了他,这让他无比抓狂,他的寂寞的心不被理解,迟迟不被接受,他只能向他的犀牛图拉倾诉。
  三、意义的追寻
  虽然这是一个人心浮躁的时代,是一个充满诱惑、充满怀疑的时代,但当代人精神上还应该追寻什么,这才是本剧所要探讨的最终的目的。马路和明明都是为爱奋不顾身的人,马路得不到明明的爱转而劫持了她,在她面前杀死最亲密的朋友——图拉,明明愿意追随那个不愿见她的陈飞到天涯海角。在世俗的眼里看起来他俩都是疯狂的。可疯狂的背后呢?是坚守,是对爱情,对信仰的忠贞。同时也反映了在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和迷惘彷徨中执著探索的人们的一种社会心理,在悲观的现实中给人以一丝希望:“相信我,上天会厚待那些勇敢的,坚强的,多情的人,如果你们爱什么东西,渴望什么东西,相信我,你就去爱吧,去渴望吧,只要你有足够强大的愿望,你就是不可战胜的!”
  《恋爱的犀牛》从上演之日起,不败的票房记录就证明了它的叫座,同时,这也是孟京辉等人倡导小剧场戏剧的成功。小剧场戏剧不能一味追求商业化,更要注重剧本的内涵,在打破“第四堵墙”的同时也给观众以启迪与思考,这才是一个成功的话剧人应该做的,只有这样小剧场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
  
  
  (王欣 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 116081)

爱是一场缠绵的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