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化,都会通过新词新语反映出来。近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传媒业的发达,新词新语不断涌现,并能以极快的速度传播。本文通过大量例证,分别论述了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及产生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新词新语 词汇 传媒 心理 新造词 外来词 缩略词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体制不断革新,与外界交流不断加深,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词汇又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这些变化就能通过大量新词新语的出现反映出来。
那么,产生新词新语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种:
一、社会发展的原因
纵观中国近三十年的发展,经历了1978年的改革开放,1985年的国企改革,1992年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近十年来电子产业的发展……这些变化都广泛地反映在语言中,社会的发展是产生新词新语的根本原因。
如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农民承包土地,每年向国家交一些公粮。当时的农村就流行“责任田”“万元户”“承包制”这些新词。
如国企改革时,政府总喊着“要克服掉吃‘大锅饭’的毛病”,职工总在哀叹“铁饭碗”没了,而“股份制”这个新词语却逐渐被国人知晓。一时间,职工们的话题就离不了“大锅饭”、“铁饭碗”、“股份制”。
90年代以后,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做生意的人逐渐多起来,这些生意人被称为“老板”。一大批行政单位职工纷纷“停薪留职”,去东南沿海寻找机会,称之为“下海”。
随着电脑的普及,很多有关电脑的新词新语进入人们的生活,如“上网”、“打字”、“百度”、“鼠标”“键盘”等。与电脑产业相关的新词语也进入人们的视野,如“CPU”、“USB接口”、“U盘”等。
这些词语,有的代表一个历史的结束,有的代表新时期的来临。这些词语都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标志着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采。
二、词汇本身的原因
现代汉语词汇是古代、近代汉语词汇的继续和发展。社会不断地发展,新事物不断地涌现,人们需要认识、指称这些新事物,就要给它命名,以满足交际的需要,于是产生了新词。如“火箭、卫星、电脑、手机、软件”等。
词语既有的构词材料和构词方式,也是生产新词的语言基础。如:“电脑、电扇、电影、电笔、电疗”都是用旧有的构词材料(电、脑、扇、笔、疗),按偏正关系组织起来的。
此外词缀化的新词也明显地增多了,产生了一批新的词缀或准词缀,由它们构成一系列的派生词。比如:“族”这一词缀就产生了“追星族、工薪族、上班族、月光族、闪婚族、丁克族、蚁族”等新词语。
社会的加速发展,时代的大变革要求语言的信息量增大而传达快速,要求词语经济而简练地指称客观事物,为适应这种形势,词语的简称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如“空调”(空气调机器)、“彩电”(彩色电视机)、“空姐”(空中小姐)。
社会不断地进步,人们的实践领域不断扩展,词汇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新词不断地产生,旧词逐渐地消亡,这也是词汇不断发展的一种趋势。
三、传媒影响的原因
现在,网络、电视、报刊等传媒业不断发展壮大,信息量大,传播快,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是人们了解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
比如,“门”在新闻媒体中的用法起源于水门事件,原意是指1972年6月18日凌晨2点半,有五个人因潜入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民主党总部——水门大厦而被捕,后来证实这一事件是在当时共和党主席理查德·尼克松的授权下,在竞争对手民主党的总部水门大厦内安插窃听装置,为确保自己连任总统而做的事情。于是记者们创造了一个新的词汇——水门。从此这次事件就被媒体广泛称为“水门事件(Watergate Case)”,用来专指尼克松所属的共和党为了赢得大选当上总统而做出的种种丑行。后来人们将“水门事件”引申,演变出了很多有意思的说法,通通冠之以“XX门”,用来代指极具爆炸性的丑闻。比如“艳照门”、“李刚门”、“解说门”“兽兽门”等。
四、人们心理因素的原因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只要出现的新词新语能达到自己的交流目的,人们就不会用更长的旧词语。比如把“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简称为“纠风办”,把“非典型肺炎”称为“非典”,把“医疗改革制度”称为“医改”,把“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这一种调查称为“双规”。
而人们对新事物特别敏感,也有追求时髦、力争前卫的心理。为了表示自己与时代接轨,往往爱用一些自己知道的新词新语来表达自己的目的,比如把“结账”叫“买单”,把“好看”叫“养眼”,把“宿舍”叫“寝室”、“公寓”。
以上四种原因催生了新词新语的产生和发展及传播。那产生新词新语的途径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产生新词新语的途径最主要的是以下几种:
(一)新造词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事物不断增多,新词新语也随之增多,例如“义工”这个词,是指自愿参加义务性公益活动的人,这是社会上新出现的事物。例如“按揭”,指在房地产行业中买房的用户不能一次付清款项,用所买房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的行为,由于房产的持续升温,“按揭”一词如今已是家喻户晓。同类的还有“扶贫”、“互联网”、“超女”、“信用卡”、“医托”、“黑客”、“黑哨”、“蓝牙”、“熊市”等词语。
(二)旧词新义
有很多旧的词语,通过比喻、借代、引申等方法被赋予新的义项后,将其用在新的语境中,表达一种新的意义。
“豆腐渣”原指制豆浆剩下的渣滓,近年来被人们用来比喻劣质产品,例如“豆腐渣工程”。“波西米亚”原是中欧的一个国家,近几年被时装界借用,以“波西米亚风”来指代崇尚繁复、图案夸张、多点缀的时装潮流。“八卦”原是《易经》中的八个卦象,后来被用来占卜,现在被引申为喜欢搜集小道消息、爱打探别人隐私的意思,多被用来形容娱乐记者或杂志。“快餐”原是朝九晚五的白领们为了省时间而选择的能较快食用的饭菜,现在人们以“快餐文化”比喻追求速成、通俗、短期流行、不注重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现象。
(三)方言扩充
改革开放后,很多港澳台的企业进入中国大陆,大陆地区的七种方言和港澳台的方言迅速融合,形成了很多新词新语。
比如“炒鱿鱼”,原本仅仅指广东的一道名菜炒鱿鱼丝。只因为人们发现在烹炒鱿鱼时,每块鱼片都由平直的形状慢慢卷起来成为圆筒状,这和被辞退的人们临走时卷起的铺盖差不多,慢慢地“炒鱿鱼”这个词,就用于形容工作人员被辞退、解雇、甚至开除的意思。现如今,“炒鱿鱼”除了被辞退的意思外,也有的是个人因为不想在原单位干了而提出辞职的,这时你就会听到“我炒了老板鱿鱼啦”。
还有东北方言中的“忽悠”一词,当赵本山的小品在春晚播出后,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这一词语。“忽悠”原本指一种飘忽不定的状态或心态,也指利用语言,巧设陷阱引人上钩,叫人上当,使希望落空的意思。而后来如果对某人表示怀疑,就可以这样说:“你别听他忽悠你了。”现在,“忽悠”一词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有“吹牛、煽动、鼓动”的意思。比如形容某人在公众面前夸夸其谈,哗众取宠,而且有不真实的成分,就可以说“这个人可真能忽悠”,“那人说话忽忽悠悠,听着就没个边儿”。再后来,就有“劝说、鼓动、怂恿”的意思了,比如我们要做某件事情,考虑到很多人有顾虑可能不愿意做,我们就可以说“我们去忽悠忽悠他”。比如还有,几个人要“戏虐、耍戏、戏弄”某人,也说“咱们忽悠忽悠他”。
(四)缩略词
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快,追求快捷、简明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点。这种现象反映在新词的创造上便是出现了大量的缩略词。
比如“娱记”就是“娱乐记者”的简称,“博导”就是对“博士生导师”的简称,“证监会”就是“中国证劵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简称,“奥运会”就是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简称。
(五)外来词
外来词,也称为借词或外来语,是指一种语言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词汇。汉语外来词的形式主要有音译外来词、音译兼译外来词、音译加意译外来词、字母外来词、借用日语中的汉字词五种形式。
音译外来词,即照着外语词的声音对译过来的。从英语中音译过来的词语最多,如“汉堡”(hamburger)、“拷贝”(copy)、“沙发”(sofa)、“休克”(shock)、“逻辑”(logic),也有从俄语中音译来的词如“苏维埃”,从法语中音译来的有“模特儿”。
音译兼译外来词,即把一个外来词分成两半,一半音译,一半意译。比如“马克思主义”(Marxism)、“浪漫主义”(romanticism)、“沙文主义”(chauvinism)。
音译加意译外来词,即整个词音译之后,再加一个表示义类的汉语语素。比如“卡车”的“卡”是英语car的音译,“车”是后加上去的。又如:“卡介苗、芭蕾舞、香槟酒、拖拉机”等,都是音译加意译组成的。
字母外来词,即直接用外文字母(简称)或与汉字组合而成的词。例如:ATM(自动提款机)、CEO(执行总裁)、MBA(工商管理硕士)、CPU(中央处理器)等。
此外还有借用的日语中的汉字词,但不读日语读音而读汉字音。比如:“热卖”(意为“畅销、热销”)、“人气”(意为人或地方受欢迎的程度),还比如“景气、引渡、取缔、瓦斯、茶道”等都是从日语中拿来的词语。
词汇的创新与发展是语言自身发展的要求,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展与文明程度。现代汉语中新词新语的不断涌现,不仅丰富了普通话的词汇,也可以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准确、生动、丰富,更加贴近生活,充满时代气息。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王京华.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OL].教育贴吧.
[3]成冬丽,刘彤红,惠娜,张媛莉.新词新语——我流行故我在[OL].来源于“美滋滋的博客”.
[4]谢宗伟.《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探究资料[OL].来源于网络.
(亢永丽 山东省宁阳县实验中学 27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