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5期 ID: 148393

[ 张卓 文选 ]   

美国亚裔文学选集及其意义

◇ 张卓

  摘 要:美国亚裔文学选集是美国亚裔学者对受到美国主流文化忽视和压抑的文化与文学的挖掘,它激发了美国亚裔作家的创作活力和兴趣,发出了少数族裔被忽视的声音,引发了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兴趣,肯定了美国亚裔文学的存在,创造并呈现了美国亚裔文学的文学传统,向美国主流文学典律发出了挑战。
  关键词:美国亚裔文学 美国华裔文学选集 美国主流文化
  
  一
  美国华裔文学在美国获得今天的声势和地位,美国亚裔文学选集功不可没。民权运动的影响推动了亚裔族裔意识的觉醒,美国亚裔学者努力挖掘受到主流文化忽视和压抑的文化与文学,亚裔文学选集应运而生。美国亚裔/华裔文学选集激发了美国亚裔作家的创作活力和兴趣,发出了少数族裔被忽视的声音,引发了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兴趣,肯定了美国亚裔文学的存在,创造并呈现了美国亚裔文学的文学传统,向美国主流文学典律发出了挑战。正如麦唐娜(Dorothy Ritsuko McDonald)在评价赵健秀的《小鸡胆的中国佬》和《龙年》的重要论文的前言中所指出的,《哎呀!亚裔美国作家选集》喧嚣、有力的《前言》和《绪论》以及来自华裔、日裔、菲裔的十四位作家选文的重要性可比拟为爱默生宣告美国文学已脱离英国文化宰制而独立的《论美国学者》,因为它宣告了美国亚裔文学的独立与成年,同样也是美国亚裔知识和语言的独立宣言,肯定了美国亚裔的男子气概。[1](McDonald, 1981: p.xix)
  标志美国亚裔/华裔文学独立的是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出版的三部美国亚裔文学选集。华裔对这三部文学选集作出了重要贡献,七位编撰者中有五位是华人。第一部亚裔文学选集是由许芥昱和海伦•帕卢宾斯克斯(Helen Palubinskas)于1972年合编出版的《美国亚裔作家选》。由于直到60年代末期,美国亚裔历史才正式列入少数几所大学的课程,而且直到70年代中期,标准的美国文学选集中根本没有包括少数族裔作家,美国亚裔文学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因此这部文学选集就肩负着向主流文学和陌生读者介绍亚裔文学的责任,推介具有族裔特色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以肯定美国亚裔文学的存在。选集中依次收录了华裔、日裔、菲裔等三个族裔作家的作品,其中所收录的八位华裔作家依序为刘裔昌、黄玉雪、李金兰(Virginia Lee)、赵健秀、张粲芳(Diana Chang)、陈耀光(Jeffery Paul Chan)、徐忠雄(Shawn Hsu Wong)和梁志英(Russell C. Leong)。选集的内容包括自传、小说、诗歌等文类。此外,选集中指出了对身份认同的两种不同态度[2],提出亚裔族裔意识对美国亚裔的重要性以及亚裔作家对亚裔刻板形象的批评。虽然美国亚裔文学早已存在,但作品都以单个作家的形式出现,没有形成集体的声势和影响。这部文学选集首次以“亚裔”集体的形式标示亚裔文学的存在,这一方面回应了当时的历史情境,与原住民、非裔、西裔等少数族裔的文学同时出现于美国文学的版图,另一方面也有力地促进了亚裔族裔意识的提升。(单德兴,2000:249)[3]
  二
  单德兴认为,“选集为了证明本身的正当性甚至权威性,多少都会说明编辑原则或选择标准,并与选录的文本相互参照及印证,甚至宣告一种开始。”[4](单德兴,2000:246)依此看法,1974年王燊甫主编的《美国亚裔传统:散文与诗歌选集》,就开始的意义而言,这部文学选集在为美国亚裔文学创造传统时,开始将美国亚裔文学与第三世界文学联系起来,肯定美国亚裔文学和第三世界文学对美国文学及美国研究的意义,更首次将亚裔美国文学作品置于世界文学的版图,指称这些作品具有能与世界文学产生共鸣之意义。作为文选的编撰者,王燊甫在其选集的前言中即指明了他的这一愿望与信念,他希望这部文选将是“处理在美国写作的第三世界作家系列的开始”,并认为如果“不彻底检视在美国传统中这些不同文学传承的注入与互动”,就没有办法“系统且平衡地研究美国文学或美国研究”[5](单德兴,2000:249)。此外,该选集除编选华裔、日裔、韩裔等作家作品之外,收录并讨论了玻里尼西亚口述文学,彰显美国亚裔的多族裔现象。虽然编选的理由只是出于地理上的考虑[6],但在美国文学与美国亚裔文学的脉络中,关注玻里尼西亚口述文学传统,一方面呈现因为语言和文化障碍而被美国主流文化忽视的弱势族裔文学,另一方面也首开关注太平洋岛民的文学与文化之先河,为在美国境内其他被压迫的弱势族裔文学与文化开创了空间。该选集旨在成为美国亚裔作家以英文写作的原创作品集(玻里尼西亚口头诗的英译除外),所以没有收录亚裔作家以其他语言撰写的文学作品。这部选集同样关注身份认同的问题,将美国亚裔作家依照认同的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赵健秀和稻田(Lawson Fusao Inada)为代表的寻求族裔的认同,另一类是以张粲芳为代表的政治上的温和派。
  与王燊甫主编的这部文学选集同年出版的另一部亚裔文学选集是由赵健秀、稻田、陈耀光和徐忠雄等四人选编出版的《哎呀!亚裔美国作家选集》。这部选集最初由霍华德大学出版社(Howa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第二年又由铁锚丛书(Anchor Books)以平装本再版,后来该选集的序言经过修订于1982年发表在美国现代语文协会主编的文集《三种美国文学》上,由此可见这部文学选集在美国亚裔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部选集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前言和绪论中所标明的坚定立场和鲜明旗帜,以大声疾呼的方式宣告美国亚裔文学的存在及其意义,反击美国主流社会公认的所谓“美国亚裔文学”根本就不存在的说法。选集的前言指出,“美国亚裔长期以来被忽视并被迫不能参与创造美国文化,因而受伤、悲哀、愤怒、诅咒、惊愕,这就是他的哎呀!!!而哎呀不只是悲号、大喊或尖叫,而是我们五十年来的完整声音。”[7](Chin Frank,1974:px)。选集的编辑们也指出直到1975年,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日裔及菲裔作家出版的诗歌和小说不超过十部,这并不是因为七代美国亚裔心中没有用文学和艺术进行自我表达的冲动,而是由于为美国主流社会服务的出版商们只出版那些避免伤害白人情感的作品。该选集就是要以七代人中挑选出来的作品呐喊出亚裔五十年来被压抑的声音,向美国主流社会宣告亚裔有许多“优美、愤怒和痛苦的人生要表现”,并且“知道如何展现”,“如果读者感到震惊,那是因为他自己对美国亚裔的无知”,美国亚裔绝不是“初来此地”[8](Chin Frank,1974:pxx)。选集依照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入选的十四位作家及作品,其中有六位是华裔作家,依序分别是陈耀光、张粲芳、赵健秀、朱路易(Louis Chu)、林华里(Wallace Lin)和徐忠雄。该选集涵盖诗歌、戏剧、自传、小说等文类,尽管没有突破许芥昱所编选的族裔范畴,仍只收录了华裔、日裔及菲裔等三个族裔作家的作品,也没有王燊甫一样的世界性眼光,将亚裔文学置于美国文学、第三世界文学和世界文学的脉络中,而且对亚裔美国人的界定过于狭隘,前言和绪论的言辞也有激进之嫌,但编者却有理有力地表明了美国亚裔文学传统的存在及其意义,成为美国亚裔文学的宣言。
  三
  尽管20世纪70年代的三部文学选集不尽完美,但编者面对主流社会的冷漠、蔑视、怀疑甚至是敌视等恶劣环境,致力于创造并呈现美国亚裔的文学传统,他们的努力、探索和所取得的成就为后来者奠定了基石。张敬珏认为,在她之前的美国亚裔学者已经做出了很多贡献,是他们发现了美国亚裔文学[9](P179)。在亚裔文学选集的推动和鼓舞下,在《哎呀!亚裔美国作家选集》之后,尤其是80年代后期,美国亚裔作家和作品辈出,在美国学界和大众传媒界地位日渐稳固,亚裔文学选集的出版形成高潮[10],各种不同的声音得以显现。如金伊莲的《亚裔美国文学及其社会脉络》(1982),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美国亚裔文学创作的状况和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在张敬珏看来,这一著作不仅激发了学者对这一领域的兴趣,促进了这一领域的学术发展,而且因其是由现代语文学会出版的,“所以也有把亚裔美国文学建立为‘合法的’领域的效用,与非裔美国文学并列”[11](P179)。文学选集没有统一的编选原则,文学选集所创造的文学传统也会因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文学选集对文学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永恒的,以上几部文学选集得到确认和肯定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注释:
  [1]Dorothy Ritsuko McDonald.“Introduction”. The Chickencoop Chinaman and The Year of the Dragon, Frank Chi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81。
  [2]赵健秀要追问的是“你的认同何在?”而对李金兰来说,她却没有认同的牵挂。见单德兴:《创造传统——文学选集与华裔美国文学》,载单德兴《铭刻与再现:华裔美国文学与文化论集》,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版,第248页。
  [3][4][5]单德兴:《创造传统——文学选集与华裔美国文学》,《铭刻与再现:华裔美国文学与文化论集》;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版。
  [6]玻里尼西亚(Polynesia,是从希腊语而来,poly相当于众多之意,而nesi则相当于岛)是由位于太平洋中南部、一大群超过1,000个以上的岛屿所组成。在地理位置上,玻里尼西亚有三个端点,分别是夏威夷群岛、纽西兰及复活岛。除了三个端点之外,萨摩亚、东加及法属玻里尼西亚是玻里尼西亚三角中的主要群岛。将玻里尼西亚口述文学列入美国亚裔文学是因为夏威夷人和萨摩亚人是美国人,在地理位置上属东南亚的一部分。
  [7][8]Chin Frank, et al., eds. Aiiieeeee! An Anthology of Asian-American Writers. Washington, D.C.: How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9][11]单德兴:《张敬珏访谈录》,《文化属性与华裔美国文学》,台北: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1994年版。
  [10]继《哎呀!亚裔美国作家选集》之后出版的亚裔文学选集主要有:(1)Lai, Him Mark, Genny Lim, and Judy Yung, eds. Island: 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 Island,1910-1940.San Francisco: HOC DOI Project,1980;(2)Bruchac, Joseph, ed. Breaking Silence: An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Asian American Poets,1983;(3)Hom, Marlon K. Songs of Gold Mountain: Cantonese Rhymes from San Francisco Chinatown,1987;(4)Chock, Eric and Darrell H. Y. Lum, eds. Poke: Writings by Chinese in Hawaii,1989;(5)Lim, Shirley Geok-lin et al.,eds. The Forbidden Stitch: An Asian American Women’s Anthology, 1989; (6)Berson, Misha, ed. Between Worlds: Contemporary Asian-American Plays, 1990; (7)Watanabe, Sylvia and Carol Bruchac, eds. Home to Stay: Asian American Women's Fiction, 1990; (8)Chin, Frank et al. , eds. Big Aiiieeeee! : An Anthology of Chinese American and Japa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1991;(9)Chin, Marilyn and David Wong Louie, eds. Dissident Song: A Contemporary Asian American Anthology, 1991;(10)Wang, L. Ling-chi and Henry Yiheng Zhao, eds. Chinese American Poetry: An Anthology, 1991;(11)Hagedorn, Jessica, ed. Charlie Chan Ls Dead: An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Asian American Fiction, 1993; (12)Hong, Maria, ed. Growing Up Asian American, 1993; (13)Hongo, Garrett, ed. The Open Boat: Poems from Asian America, 1993;(14)Houston, Velina Hasu, ed. The Politics of Life: Four Plays by Asian American Women, 1993;(15)Uno, Roberta, ed. Unbroken Thread: An Anthology of Plays by Asian American Women, 1993;(16)Yep, Laurence, ed. American Dragons: Twenty-Five Asian American Voices, 1993; (17)Hongo, Garrett, ed. Under western Eyes: Personal Essays from Asian America, 1995;(18)Kudaka, Geraldine, ed. On a Bed of Rice: An Asian American Erotic Feast, 1995;(19)Wong, Shawn Hsu, ed.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A Brief Introduction and Anthology, 1996;(20)Cheung, King-kok, ed. Words Matter: Conversations with Asian American Writers, 2000.
  (张卓 江苏省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215021)

美国亚裔文学选集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