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5期 ID: 148421

[ 王玉娜 文选 ]   

浅谈《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双线结构

◇ 王玉娜

  摘 要: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师用书》中指出《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爸爸爱花是主线,毕业典礼是副线,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通过对文章的分析,笔者认为将“毕业典礼”视为文章的明线,“我的情感”视为暗线,更符合文章的情况。
  关键词:主线 副线 明线 暗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师用书》中指出,《爸爸的花儿落了》采用双线结构,爸爸爱花是主线,在作品中起主导作用,毕业典礼是副线,是为情节的发展有序而设置的,它对主线起着烘托、映衬、推动的作用。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认同。
  “爸爸爱花”不应该被认为是文章的一条线索,更不该作为文章的主线;“毕业典礼”也不是文章的副线。
  文学理论认为,双线结构是小说中一种常见的谋篇布局方式,常分为主线副线或明线暗线。主线是作品主要情节发展的脉络。一部作品只有一条主线贯穿于作品的始终。副线是作品次要情节发展的脉络,作品的副线可以是一条或几条,受主线制约,并紧紧围绕主线展开,分别从不同的侧面丰富主线的内容,为突出主线服务。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爸爸爱花”这条所谓的主线并不能贯穿始终。纵观全文,文章提到,毕业典礼开始前,英子看到衣襟上的夹竹桃,想起病床上的爸爸以及爸爸对她的嘱托,“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英子又回忆起六年前,爸爸逼英子上学,给英子送衣的往事。这些内容显然与“爸爸爱花”无关,如果牵强地认为有关,只能把“英子”比作“花”,这显然过于牵强附会。
  再看下一个情节,毕业典礼上,韩主任上台讲话,英子回忆起许多人都希望英子去关心弟弟,帮助妈妈;英子又回忆起爸爸鼓励英子去银行寄钱的往事。这段文章,与“爸爸爱花”这条主线的关联并不密切,甚至根本没有什么关系。
  再看文章下一部分,毕业典礼上,英子由钟声想起爸爸不能料理花,回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典礼结束后,英子看到落花,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己成熟了。文章这两节的描写倒是紧紧围绕着“爸爸爱花”这条线索。
  如此看来,“爸爸爱花”这条线索没有贯穿作品始终。这一点不符合主线的特征,所以把“爸爸爱花”看做是文章的主线是不合适的。
  再看“毕业典礼”这条副线。从理论上说,副线要紧紧围绕主线展开,分别从不同的侧面丰富主线的内容,为突出主线服务。但是在文章中,所谓的“毕业典礼”这条副线,只是涉及毕业典礼前,毕业典礼钟声响起,韩主任上台讲话,毕业典礼结束。文章由这几个时间点,开始回忆往事。可以说,毕业典礼涉及的几件事与毕业典礼没有太大的关联,毕业典礼只是一个时间点,小英子在此时展开回忆联想。从这个角度看,《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追忆往事的这种手法,更类似于西方的意识流。所以这几件事并不是紧紧围绕“爸爸爱花”这条主线展开的,更谈不上丰富“爸爸爱花”这条主线的内容。所以笔者认为,不应该把“爸爸爱花”和“毕业典礼”这两条线索看做是文章的主线副线,而应该将“毕业典礼”看作明线,“我的情感”看作暗线。
  文学理论认为,明线是从文章表面文字中能看见的贯穿文章始终的,将文章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脉络,一般是故事发展的情节,在表面用来穿针引线的线索。暗线相对来说是要从文章中分析得来的贯穿文章始末的线索。暗线有很多种类,可能是人物的心理变化,可能是在某个时代下社会思想意识的变更,还可能是贯穿始终的关系,或者是作者的想法。
  纵观全文,“毕业典礼”这条明线贯穿全文。文章第一部分是典礼前小英子由衣襟上的夹竹桃想到病床上的爸爸和爸爸对“我”的嘱托,以及六年前爸爸逼“我”上学,给“我”送衣的往事。文章第二部分由毕业典礼上的钟声回想爸爸爱花的往事。第三部分由韩主任上台回忆起爸爸鼓励“我”去银行寄钱的往事。第四部分典礼结束,听到爸爸去世的噩耗。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全文中“毕业典礼”是一条从表面文字中能够看到的贯穿文章始终的、将文章联系起来的一条线索。文章情节靠“毕业典礼”这条线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把“毕业典礼”看做是文章的明线是毫无疑问的。
  下面,我们再来看“我”的情感变化这条副线。文章其它情节是不是“小英子”的毫无头绪的追忆呢?显然不是!仔细分析可以看出,这些看似凌乱的回忆式的情节有一条内在的线索,那就是“我”的感情变化。
  第一部分,病床上爸爸对“我”的嘱托,让“我”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自己不但要管自己,还要管弟弟和妹妹。而六年前爸爸逼“我”上学,给“我”送衣的往事,正是促使“我”长大,教给“我”勇于承担责任的一件重要的事件,那是“我”成长中第一件关键的事。
  第二部分对爸爸爱花往事的回忆,正是对爸爸形象的补充,那是“我”对爸爸的最美的回忆,是对童年亲情的一种回忆。
  第三部分中爸爸鼓励“我”去银行寄钱的往事,是爸爸教导“我”成长的重要的一课,“我”学会了遇事要坚强,不要害怕。
  第四部分,得到爸爸去世的噩耗,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一件无法承受的大事。但经过以往爸爸的教育,“我”已经真正长大了,“我”学会了镇定、坚强,懂得了承担做大姐的责任,承担家庭的重担,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了。“我”突然成熟了。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情节中内在的线索就是“我”的情感变化,“我”在爸爸的教育下逐渐长大了。
  因此,《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的双线结构应该认为是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毕业典礼”是明线,“我”的情感变化是暗线。通常参考资料中认为的,“爸爸爱花”是主线,“毕业典礼”是副线,是不符合文章的情况的。
  
  
  (王玉娜 河北省邢台市十中 054001)

浅谈《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双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