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凌叔华在整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不容忽视的小说家。她不仅是最出色的女性作家,而且也是表现女性情感世界最出色的作家。她常站在自身的立场上来展现女性的内心世界,在细微处写出真实的女性形象,刻画着女性们最敏感的心理。
关键词:凌叔华 旧式小姐 新式女性
凌叔华出身于书香世家,在较舒适优越的环境中长大,从小就跟名师习文作画,受到良好的文学艺术熏陶。她1920年考入燕京大学外语系,开始了文学创作。这种特定的生活阶层和生活经历决定了她文学创作的范围,大多取材于她所熟悉的生活圈子里,即高门贵族和中产人家的温顺女性在历史转变时期,在恋爱、婚姻、家庭问题上的种种困惑。尤其不可忽视的是她对女性形象的塑造。由于凌叔华出身名门望族,她体验到了中国封建家族的奢华、腐朽、呆滞的生活气息,并深深地感受到豪门高宅中旧式小姐们屈从、苍白、单调的精神生活。在那样的生活环境里,她们久遭压抑,她们的情感世界也因受到了扭曲以致变形。
她小说中描写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有封建色彩的豪门高宅中的旧式小姐;另一类是具有一定的知识并受“五四”精神感召的新式女性。她撩开了闭锁在深闺的旧式女性和“解放”了的新女性的帷幕的一角,透过她们安逸的生活“描写了这些新旧闺秀们的病态和无奈的人生,展示了女性自我意识消极的一面”,深刻地呈现了女性传统的积淀。
一、闺中旧式小姐的无奈
在凌叔华的小说中有许多给人印象颇深的少女形象,有的几乎被时代忘却。可凌叔华并未把这群在人们眼中可能成为“过去”的少女写成古董,而是以一种新的立场来复述这一封建时代豪门旧式小姐的经历和命运。诸如《绣枕》、《吃茶》、《小英》等作品中的少女形象,那种希望被男性关照的心理,揭示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她们的愿望是可望不可及的,她们的生活是无奈的,她们的命运是悲惨的。
《绣枕》可能是“五四”时期唯一一篇揭露女性内心经验的作品。作品中的闺中大小姐躲在深闺中,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只是靠着刺绣来安慰自己孤寂的灵魂,来寄托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千针万线用了半年的心血绣成一对极漂亮的绣枕,虔诚地盼望着能与白家二少爷成亲,并相信算命先生所说的“有红鸾照命主”的预言。可是,绣枕送去了,却没有了消息。过了两年的光景才得知,那个绣枕早已被白总长家当做踏垫,脏得不成样子送予了下人。至此,大小姐的苦楚和感受是可想而知的。大小姐心中的小小企盼,同现实世界的真实形成的不和谐,揭示了她可悲的命运,同时这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男性对女性的蹂躏。
随着现代文明之风的吹拂,《吃茶》中的芳影比《绣枕》中的大小姐前进了一步,她怀着对爱情的企盼,走出家门,带着有点解放的思想,遇到了淑兰留学回国的哥哥。他交往中的体贴、礼让以及尊重女性,都让她为之心动,在她心中也化为一种爱慕之情。于是,芳影在闺中构造了种种对爱的幻想,直到人家把请帖送过来。作品这样写到:“这请帖好似一大缸冷水,直从她头上倾泼下来。起先昏惘冰冷的……她一阵一阵的说不出来的难受。往大椅子里很重地坐下,哄了一声,眼泪不禁滴滴点点地流下来。”可见,这段“恋爱”给她的心灵造成的创伤是难以抹去的。这也说明了,封闭状态下的闺中小姐们是那么的可怜、可悲、可叹。
《绣枕》中的大小姐呕心沥血绣出来的绣枕,被人糟蹋,最后竟从丫环的手里回到闺中。《吃茶》中那个令芳影有着各种幻想的青年不仅与别人结婚,还邀请她做伴娘,这种单相思也不过少见多怪。这些看似充满喜剧色彩的情节,却富有一定的悲剧色彩。凌叔华正是透过这些少女的孤陋寡闻、守旧古板、异想天开的可笑之处,向人们展示:虽然历史的进程打破了闺房的空间锁闭,但未并打破曾锁闭在闺房中的少女们的心灵枷锁。她们的悲剧不是时代赋予的,而是她们的个人悲剧。
二、新式女性的理想崩塌
《绣枕》、《吃茶》等小说中的少女形象表现了传统女性的婚姻价值标准,而《酒后》、《说有这么回事》、《绮霞》等小说则表现出新式女性的婚恋观。
凌叔华在《酒后》中塑造了一位敢于寻找自我主体价值的新女性。小说描述了一位在家庭生活中不幸的男子,因醉酒鼾睡在朋友家里,朋友的妻子采苕向丈夫提出想吻一吻他的要求。我们暂不考虑采苕的这种想法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至少这一想法说明了这一类女性开始微露那种大胆的对自我主体价值注目的端倪。她摆脱了传统社会中的男性权威,自我的独立意识开始觉醒,并展开对自我本真的生命追求与探寻。作者诠释出真正的新式女性不仅追求客观上的平等,她更强调的是女性自我意识的独立和探寻女性主体价值的勇气。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绮霞已经基本具备这一要求。
《绮霞》中描写了一个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新女性绮霞。这是一位认为自我价值高于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女性,当别的女性还在为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而努力奋斗的时候,她已经触及到了更深一层的问题:女性自我价值在更高层次的体验。在绮霞身上,体现了“五四”以来现代女性追寻人格独立、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
凌叔华作为一位觉醒的知识新女性,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写她所熟悉的社会及各类女性形象,使我们看到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她不仅揭示女性自身的缺陷,而且极力解决女性人格独立及精神解放的问题。她通过旧式小姐的形象,向我们展示了传统女性在新的时代环境中的尴尬处境以及价值观念的紊乱,暗示了女性自身解放的艰难与复杂;而通过新式女性形象,作者已着力探索女性解放的具体出路。我们可以从这些新式女性形象中看到新的时代曙光。
参考文献:
[1]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阎纯德.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108-109.
[3]李彦萍.中国现当代女作家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王爽 黑龙江省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1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