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5期 ID: 148371

  

刘辰翁评点孟浩然诗著作叙录

◇ 赵爱荣 焦印亭

  摘 要:刘辰翁是宋末元初的遗民、文学评论家,评点过多种先秦两汉散文和48位唐代诗人与5位宋代著名诗人的作品,他的评点已成为这些著作版本流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孟浩然诗的评点很为世人看重。通过实地考察与目录记载,本文梳理了刘辰翁评点孟浩然诗的版本情况,以期将刘辰翁之评点与孟浩然诗的研究引向深入。
  关键词:刘辰翁 孟浩然诗 评点 版本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洒脱幽远,清淡自然,具有清逸、超俗、旷达之气。孟诗的这一特征是与宋末元初刘辰翁的评点密不可分的。刘辰翁在其评点中,全面评述了孟诗的艺术风格、语言修辞技巧及篇章结构上的特点,明确标出了孟诗“清”的风格,第一次突出了孟诗风格自然的特征,指出了孟诗的好处不在“强作”,也指出了孟诗无俗气的根据在于“随意唱出”,与此同时,辨识了前人对孟诗的评价,批驳了孟诗“枯涩、枯淡之气”的成见和误解,肯定了孟诗在语言艺术上具有“活、泛语神奇、洗练”等特征。
  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南宋著名遗民、辛派词人后期的代表人物、评论家,评点过多种先秦两汉散文和48位唐代诗人与5位宋代著名诗人的作品,他的评点已成为这些著作版本流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世说新语》的评点,开了明清小说评点之先河。他无疑在文学评点历史上颇具影响,在后世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明人胡应麟将其与严羽、高棅并称:“严羽卿之诗品,独探玄珠;刘会孟之诗评,深会理窟;高廷礼之诗选,精极权衡。三君皆具大力量,大识见,第自运俱未逮。”[1]明茶陵诗派的领袖李东阳称赞道:“先辈称,善言诗者咸服膺宋刘须溪先生,李文正公《麓堂诗话》称其语简意切,别自一机杼,诸人评诗者皆不及,良然。”[2]由于刘辰翁评点本拥有不小的附加价值,因此受人喜爱,极为盛行,销路很好。正如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二《刻书有圈点之始》所云:“刘辰翁,字会孟,一生评点之书甚多。同时方虚谷回亦好评点唐宋人说部诗集。坊估刻以射利,士林靡然向风。”[3]
  收有刘辰翁批校评点的孟浩然诗集,流传很广,因此版本较多,但在所有孟诗版本中,经他批校评点的版本收录的作品最多,价值也最高,正如明代刻书大家凌濛初所言“《襄阳诗集》,刘须溪先生批校本乃其全者”[4]。
  刘辰翁评点的《孟浩然诗集》,元代就曾刊刻过,明高儒《百川书志》卷十四云:“《孟浩然诗集》三卷,须溪刘辰翁批点,诗二百二十三首。”[5]邵懿辰撰、邵章续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卷十五著录《孟浩然诗集》云:“元刊刘须溪评点本。”明人顾道洪在刊刻《孟浩然诗集》的“凡例”中亦有相同的记录:“余家藏《孟浩然诗集》凡三种,一宋刻本;一元刻本;即刘须溪评点者;一国朝吴下刻本,即高岑王孟十二家者。暇日集览,窗几参互考订,多见异同。因以宋本为近古,庶鲜失真,乃依之为准则。互有字异者……附照须溪评点增入,以备观览……元本刘须溪批点者,卷数与宋本相同,编次互有同异……”[6]
  明人刊刻刘辰翁评点的《孟浩然诗集》最多,计有:
  1.顾道洪刊本。《新编天一阁书目》著录曰:“《孟浩然诗集》三卷,唐孟浩然撰,明顾道洪刊本。二册。”[7]《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卷十二上记载了此书的行款:“十行十八字,白口,四周单拦。”[8]此本为铜活字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浙江宁波天一阁。
  2.《须溪先生批点孟浩然集》三卷。宋刘辰翁评,明活字印本,此本有正德元年黎尧卿跋,九行十九字,分游览、旅行、送别、宴乐、怀思、田园、美人、时节等十类,现藏上海图书馆。
  3.《孟浩然诗集》二卷。宋刘辰翁、明李梦阳评,明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清丁丙跋,现藏南京图书馆。
  4.《孟浩然诗集》三卷补遗一卷襄阳外编一卷拾遗一卷。刘辰翁评点,顾道洪辑、参校,明万历刻本,现藏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
  5.《孟浩然诗集》四卷。明刻本,清印印川校,清佚名校并录宋刘辰翁评,叶景葵跋,现藏上海图书馆。
  6.《盛唐四名家集》二十四卷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著录此书,包括《王摩诘诗集》七卷(唐王维撰,宋刘辰翁、明顾璘评)、《孟浩然诗集》二卷(唐孟浩然撰,宋刘辰翁、明李梦阳评)、《李长吉歌诗》四卷外诗集一卷(唐李贺撰,宋刘辰翁评)、《孟东野诗集》十卷(唐孟郊撰,宋国材、刘辰翁评)。明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北京大学图书馆、北师大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藏有此本。
  7.《刘辰翁批点三唐人诗集》十四卷本。明代书商们为了赢利,将一些别集评点本汇集起来组成总集本,其中最多的是刘辰翁评点的唐人诗集的合刻本。此本即是明凌濛初辑并刊印的朱墨套印本,主要收录刘辰翁对王维诗和孟浩然诗的评点,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
  8.《王孟诗评》九卷本。此本是《王摩诘诗集》七卷与《孟浩然诗集》二卷的合刊本,《中国丛书综录》与《现存宋人著述总录》“丛部”均记载:“清光绪五年巴陵方氏碧琳琅馆刊朱墨印本。”现国家图书馆、北师大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广东图书馆都有收藏。书前方氏的跋文叙述了二书合刊的由来:
  《王右丞诗》七卷,《孟襄阳诗》上下二卷,皆宋须溪刘氏评本。王诗有明苏州顾华玉评,孟诗有明北地李献吉评,明乌程凌稚成合刻时所附入也。右丞诗多后人所乱,锡山顾氏类笺颇称详备,然如《与苏卢二员外期游方丈诗》本王昌龄所作,《游悟真寺诗》本王缙作,《闺人赠远》、《塞上曲》、《陇上行》、《从军辞》、《平戎辞》、《献寿辞》诸诗皆王涯作,其张说、卢纬卿、钱仲文、张仲素诸人之诗混入尚多,别择未为精审,故国朝赵殿成笺注皆据刘本。《襄阳集》,如《示孟郊诗》宋洪容斋尝疑其时代不相及,《长安早春》一首本张子容作,见于《文苑英华》,流传错杂,恐亦不免。凌氏是集书后固言之矣。会孟以文名于宋末,当文体冗滥之余,欲矫以清新幽隽。其所评点,如《杜工部诗》、《世说新语》、《班马异同》诸书,往往标举纤巧,惟于二家诗尚得其要,殆性情相近欤?空同、东桥在正嘉十子中最为杰出,所评深明诗法,有俾来学。凌刻王集用刘校七卷本,不用顾氏十卷本,孟集虽参用李本而次第仍遵刘本,可称完善。且板本清朗,圈点亦精,别本字句互异者咸载于旁,有资校勘刻之以便诵读,非谓二集流传之本以此为最佳也。光绪六年孟春,巴陵方功惠谨跋。[9]
  9.《韦孟全集》七卷本。此书为《韦苏州集》五卷与《孟襄阳集》二卷的合刊本。刘辰翁批点,明袁宏道评,明刻本,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收藏。罗振常《善本书所见录》卷四“宋刊本《须溪先生校点韦苏州集》十卷拾遗一卷”下云:“每卷后有德祐初须溪题记,合论苏州及孟浩然诗格,共七行。后又有‘孟浩然诗陆续梓行’二行,每行四字。”[10]
  
  注释:
  [1]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91页。
  [2]李东阳:《李长吉歌诗跋》,《李长吉歌诗》,明凌濛初刻朱墨套印本。
  [3]叶德辉:《书林清话》,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3页。
  [4]明凌濛初刻套色印本孟浩然诗集二卷跋。
  [5]高儒:《百川书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03页。
  [6]明万历四年顾氏藻翰堂刻本孟浩然诗集。
  [7]骆兆平:《新编天一阁书目》,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26页。
  [8]莫友芝著,傅增湘订补:《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01页。
  [9]清光绪五年巴陵方氏碧琳琅馆刊朱墨印本王孟诗评。
  [10]罗振常:《善本书所见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139页。
  
  (赵爱荣,焦印亭 昆明 云南民族大学 650500)

刘辰翁评点孟浩然诗著作叙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