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1年第5期 ID: 148410

[ 王国颖 文选 ]   

《岳阳楼记》主题再认识

◇ 王国颖

  作为经典名文《岳阳楼记》的主题之鲜明深刻,古往今来的文章恐怕难出其右。因为从客观上而言,作者以生花妙笔“立片言以居要”,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格言,震古铄今,是为全文的标识;从主观上而言,这句话不仅准确地标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价值取向,而且以巨大的感染力洇润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血脉。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不了解唐诗宋词的人比比皆是,可不知这句格言的人却寥寥无几。所以,把全文的主旨定位为这句格言,诚然是不错的。然而,这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认识。笔者以为《岳阳楼记》就像一座精神的富矿,珍贵稀有的元素很多,需要经常提炼淬取。如果对文章主题仅做这样的理解未免显得浅尝辄止,有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之嫌。
  《岳阳楼记》的结构布局是由事而景,藉景抒情,因情生议,议论无疑是文章的重点,叙事绘景抒情只是作为陪笔,为“卒章显志”张本。为了抒写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作者假借“古仁人之心”作为参照物,振起文势:“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巧妙过渡,承上启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面提出论点,肯定“古仁人”的高风亮节,旁敲侧击地否定“迁客骚人”的所作所为。从修辞上看,这里运用了互文见义手法,从义理上看,这两句关乎文章结构和内容,是个不可忽视的重大关节,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要摒弃私心,不受外界干扰,既不斤斤计较于个人的得失成败,也不耿耿于怀于自己的荣辱沉浮,这是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豁达的处世哲学。登上岳阳楼观赏景物的那些迁客骚人,与之实在不能同日而语。迁客骚人们在不同的景物环境下,或喜或悲的情感流露虽形式各异,实质却是相同的。这种人因为惑于私利,蔽于己情,患得患失,置社稷苍生于度外,在人生的逆境中极易意志消沉,难免“感极而悲”,在人生的顺境中常常踌躇满志,自然“其喜洋洋”。这里虽然写的是两种人,两种不同的情感,但又何尝不是一个人的两个方面?当他们在仕途上飞黄腾达、左右逢源、位高誉满、名利双收之时,就感觉皇恩浩荡、春风得意,纵酒高歌之际,天下英雄舍我其谁之慨油然而生;一旦仕途失意、被贬官降职,顿觉前途黯淡,人生无常,常常借酒浇愁,自怨自艾。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或喜或悲,这种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庸俗之情,不过是一种拙劣的情感渲泻。这种以私心构建的狭獈思想实在乏善可陈,与“古仁人之心”相形见绌。作者在对比之中取舍选择,在褒贬之中肯定和否定,这样主旨的表达已经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古仁人”对待仕途进退和人生荣辱的原则。这里的古仁人其实就是指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圣人,孔子毕生追求“君子”人格境界,孟子一生以“大丈夫”自况。孔子说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乐天知命,俯仰无愧,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阔坦荡;小人心存自私,欲望缠绕,驰竞于荣利,忧患于得失,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别人算计自己,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一颗坦荡的心灵经过重重的生活考验,仍能够宠辱不惊,这是一个人练达洒脱和睿智的表现,更是一种心如止水的从容淡定。孟子的名言后人耳熟能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此之谓大丈夫。”无论是君子人格还是丈夫气概,都有一种共性:担当精神。这就需要一个人忘记小我,抛弃私心,以天下为公,忧民之忧,乐民之乐。范仲淹的担当精神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尤其为后人津津乐道推崇备至。在三十多年的宦海生涯中,他前后三次遭到贬谪但无怨无悔。相反,他始终胸怀天下,情系苍生。据《湘山野录》记载,范仲淹第一次被贬谪时,几个送行的僚友称赞说“此行极光”;第二次被贬谪,僚友又说“此行愈光”;等到第三次被贬谪,亲朋好友异口同声说“此行尤光”。范仲淹也哈哈大笑说“仲淹前后三光矣”。三次被贬谪的经历,不断升华着他的精神品格,思想和智慧光芒更加熠熠生辉。表现其政治理想和道德操守的《岳阳楼记》就是在他第三次被贬谪时完成的。作为儒家后学才俊,范仲淹善于从古人那里汲取文化精华和精神营养,他把孔子的君子人格和孟子的丈夫气概水乳交融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仁人之心”,这不仅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更是一种发扬光大,显得难能可贵。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前者之于后者如水之源,如木之本。源涌而水深,本固而木茂。正如金人元好问所评:“范文正公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为柱石,一身而备数器。”纵观范仲淹的一生,不论为民为官,宦海沉浮,他真正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由此可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其人格的诠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其一生的写照。两句话互为表里,前后印证,相辅相成,不可割裂。
  
  (王国颖 甘肃省庄浪县大庄中学 744600)

《岳阳楼记》主题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