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常把地方官员称为“父母官”。据说这个词来源于汉代的召信巨和杜诗。
西汉后期。召信臣担任南阳太守。勤政为民,兴剩致富。为发展农业,他组织郡中百姓开展了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兴修水利工程数十处。并亲自察看水源,开通渠道,扩大灌溉面积3万多顷。“民得其利。畜积有余”。召信巨在郡内还大兴节检之风,明令婚丧嫁娶不得大操大办。对郡内好逸恶劳的官府子弟予以斥责,严重的立案追究。在召信臣的治理之下。南阳郡人口倍增,百姓莫不努力耕稼,盗贼狱讼之事罕见。南阳“吏民亲爱信臣”。尊称他为“召父”。
东汉后期,杜诗担任南阳太守.由于长期战乱,南阳经济遭到破坏,他就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在农业上修治水利,广拓土地;在工业上大兴冶缺,铸造农器。他还创造了水排鼓风(水力鼓风机),用于冶铁,铸造农具,使生产效率大增.促进了南阳经济的快速发展,郡内家家富足。杜诗治理南阳七年,深受南阳人的尊敬,被称作“杜母”。
后世把召信臣和杜诗相提并论。称赞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并在南阳修太守祠,俗称父母祠。又立牌坊以示纪念。广为流传的“父母官”一词。即源于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