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869

[ 笪慧敏 文选 ]   

如何引导低年级孩子课外阅读

◇ 笪慧敏

  课外阅读对开拓学生的视野,获得丰富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写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不少小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低年级学生更是淡不上课外阅读。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积极地、正确地进行课外阅读,我作了初步探索,下面就谈谈自已的做法。
  
  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课外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儿童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条件,要让学生乐读、愿读,把课外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才能长期保持旺盛的阅读劲头,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为此,首先应该创设读书的大环境:
  1 充分发挥学校阅览室以及班级图书角的作用。不断更新图书,张贴有关读书的名言警旬。
  2 教师以身示范。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要让学生背诵古诗,教师首先能够背诵古诗。
  3 教师读书给学生听。由于低年级孩子识字量少。有意注意的时间短,读书很容易疲倦,因此应该提倡教师读书给学生听,这样做,不仅可以延续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育,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自觉自愿地去阅读。
   二、提供课外阅读篇目。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低年级的孩子在入学之后。语言能力得到迅速的发展,他们已经能把听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此时。他们的求知欲非常旺盛,对于课本以外的读物很感兴趣,若有充足的读物供他们阅读。就能培养他们爱读书的习惯。  1 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推荐书籍。低年级的学生比较适合童话故事、民间故事以及一些图文并茂的卡通、漫画等。例如《白雪公主》《丑小鸭》《小红帽》《豌豆公主》等等。  2 根据课文内容和要求推荐文章。例如教学完《大海睡了》这首儿童诗后,推荐《海上的风》《问大海》,以此来作为课文补充。丰富学生的积累。
  3 根据母语特点和优势推荐古诗。古诗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朗朗上口,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小学生从小诵读古诗,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还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指导课外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实效
  
  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激发起来后。还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要求,有序指导。对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既要求阅读质量,又要增加阅读数量。对阅读有困难的学生要求他们多读注音的读物和儿童书报。一年级时,我要求学生读得准确,“不多读一字,不少读一字,不读错一字。不读倒一字”。二年级时。要求学生读得较为流利,遇到不认识的字,能结合前后内容猜想这字读什么。熟读几遍。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快慢、停顿。  方法是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不同的学习目标就应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方法。总的说来.在低年段我主要采取这些方法:(1)摘一摘。“不动笔墨不读书”,要让学生用专门的本子摘录一些优美的文字和格言警句。(2)画一画。让学生把看到好的文章,就把书中的内容和自己想象的画下来,比如可以画出故事的主人公,画出故事里的美丽景色,并让学生在画旁写上优美的词句。(3)说一说。刚开始,让学生简要说说文章的大概内容。渐渐地能较完整地复述故事内容,最后说一说他们的读后感。(4)剪一剪。要求学生把在课外阅读中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剪贴下来做语文报。并在班级内展览,评比。(5)演一演。让学生按课外书籍中的人物角色化装表演。通过表演,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培养其创造美的能力。(6)编一编。编“课外阅读小报”。栏目可以设为:“新书架”“故事插图”“人物介绍”“作者轶事”“请你欣赏”“风铃叮当”等,内容由全班学生收集。版面由班干部设计编排,每月一期在教室里刊出。学生把阅读中感受到的美.再用文字和图画表现出来.这就是创造美的过程。是课外阅读的质的飞跃。

如何引导低年级孩子课外阅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