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0884

[ 卞月年 文选 ]   

“新课改”也有值得关注的问题

◇ 卞月年

  “新课改”使语文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课堂充满了生机,学生焕发出活力,涌现出大量好课例、好做法,令人欣喜。让人振奋。但也有问题值得关注。
  一、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谩与讲授,要求课堂教学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性。“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闯变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哄哄地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是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主导作用。一切让学生说了算。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一堂课给学生大量时间自读、齐读,分小组读,范读等,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干啥就干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实现什么目标。 二、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就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刺,小组合作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学习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阉,却收效甚微。  三、倡导探究性学习。但不能无度开放。探宄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钛识。学会学习。  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屡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现在有的教师开放无度。天马行空。如有一位教师执教《三峡》时给学生提出了如下探究问题:1就你掌握的资料看,在三峡地区建设水利工程有什么作用?2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就这两个问题师生互动、交流。这样的“探窥:’看起来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但实际上是曲解开放。远离文本,喧宾夺主,本来倒置,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环保课”“综合课”。

“新课改”也有值得关注的问题
目录